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行路的地位是仅次于读书的。当有些闲暇时光的时候,放下互联网,放下作业,出去旅游,可以增长许多人生阅历。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一块去过一次苏州,也欣赏了些园林。不过那时候还年轻,印象不甚深刻,也有多处抱憾未去。高中时学吹竹笛,接触了《姑苏行》这首曲子,便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那种旋律婉转灵动,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无尽的想象。于是,再去一次苏州也即成为我来上海后的一个愿望。
如今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很多地方也失去了它的古色古香,游山玩水变成了看人头,买票乘车也成了一件难事。虽说又是动车又是高铁,方便了出行,加快了生活的速度,但旅行的意义随着速度的提高而越发苍白了。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忘记了身边的风景。即因此一直犹豫,没有动身。直到这个十一,在各处都报道车票售磬,景区暴满的时候,我们也成为了茫茫旅游大军之一员。不同的是,我们选择了本世纪最佳车型。零功耗,零排放,全景天窗,这是地铁公益广告对它的评价。当然,选它好处还有很多,不用说锻炼身体,主要的体会还是不受限制。堵车,没有停车位对于我们来说完全都是浮云,也省去了找公交车,等公交车的繁杂。更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其实比景区更有韵味。路途远近适中,虽然累些,但是这次出游是我此前人生很多旅途中最有意义的一次经历。有些同学早已去过,有些同学欣然规往。遂把此次游历作成一记,与曲同题曰《姑苏行》,以予他人为鉴。有诗云:
良晨秋高弃风尘,遁入绿玉向青云。
桂花香赏天涯客,淀湖风送独行人。
来自游记姑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