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 2014.7.20
第二天小睡了个懒觉,8:10走318国道回拉萨,不像来时为了看羊湖而绕山路,回去走国道只要280公里,今天的行程是藏民家访是参观藏獒繁育基地,其实重头戏在昨天全部结束了,据导游介绍,为展示藏家风俗,藏民家访是ZF大力扶持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几乎每条线路里都要求必须加进藏民家访,即使不去也要到村委敲个章才能走,导游也无可奈何~对于这一点其实我深表怀疑……
出发没多久就路过一个天葬台,可惜只能远观,在后面的家访中一位美丽的当地导游格桑尼玛也介绍到了天葬,天葬是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死后把尸体送到指定的地点,由天葬师将尸体衣服剥去,在脊骨出割开放出灵魂,再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让神鹰(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认为以此种方式能将亡者带到天堂。除了天葬外比较常见的还有水藏方式,同样是给神鱼享用,在西藏河流湍急之处的岩石上,常看到绘有许多白色的梯子,含义是让死者的灵魂能够上天。鱼在藏民眼中是圣物,所以,藏民一般很少吃鱼……听了这一段,连带着我和小G都不敢吃鱼了,以至于日后由于到了林芝鲁朗不敢吃石锅鱼,还被同桌一位年轻时在西藏呆过很久的唐山大叔取笑了一番,此时现在采用水葬的方式并不多,而且藏民也早开始有打鱼吃鱼的了。大叔还告诉我们,他年轻时在西藏工作那会儿,旁边就有个天葬台,由于尸身上的服装饰品全归天葬师所有,所以天葬师都很富有(当然,要成为天葬师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儿)。据说天葬台以前曾对游客开放过,由于游客不文明参观,频繁拍照惊走了神鹰秃鹫惹恼了天葬师,发生过天葬师拔刀伤了游客的事儿,从此西藏旅游局就禁止导游带游客上天葬台了。
格桑尼玛介绍了西藏的丧葬方式除了天葬、水葬外,还有火葬、驮在动物身上将其放生的放生葬等,唯一极少使用的就是土葬,一般只有大奸大恶之徒才会采用土葬,寓意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内地老一辈人讲究入土为安,但想想一块墓地的价格,还有时限,实在是无语了。格桑尼玛说他们村里汉语最好、文化程度最高、最漂亮和脸皮最厚的卓玛(意即漂亮的仙女,对年轻女孩的统称)共八九个人都被选出做藏民家访的导游了,她的上一辈还有一夫多妻制的习俗,她本人就有三个父亲一个母亲,三兄弟由于家境贫困娶了母亲一人,最大的叫阿爸,另两个都称呼叔叔,然而到这一辈几乎都是一个卓玛一位扎西了……坐在藏民家精美的手工坐毯上,戴着洁白的哈达,品着阿妈献上的酥油茶和青稞酒,吃着咸香的小土豆,啃着糌粑,再听着黝黑魅力的卓玛介绍着藏家各种风俗,真是很惬意的一件事儿。说着说着,格桑尼玛很自然的把话题引向了银饰品,银镯和银腰带、银碗的种种功效,果然接下来的一大重点就是推荐当地手工打造的银饰品。一克二十多元的价格比内地要贵很多,但平心而论工艺确实也要比内地好不少,这方面小G比较精通,很多花样是家乡各种银店金店都见不到的。
日喀则两日行的最后一站——下午四点左右到达了成功藏獒繁育基地,青藏高原是原生藏獒的发源地,对于我这么爱狗的人来说无疑是能大长见识的地方,不愿多拍铁门里的藏獒,只和一只年幼的雪獒和精品藏獒冠军得主雪域王的后代——一头比我还重的狮头藏獒合了影,看似很温顺的家伙。依性格脾气不同,这里有些藏獒可以近观,有些是不能走近的,饲养员介绍,一只优秀的藏獒,在藏地牧区能管四百头牛羊、能和雪豹搏斗,一生只认一个主人……
只想说一句:青藏高原,这里才是藏獒这种灵性的动物应该生活的地方,坚决反对城市内禁锢般的豢养大型犬!!
回到拉萨白塔前,已经七八点了,但太阳依旧高挂天边,日晒很强,全副武装的在白塔边转过了所有的转经筒,也为FN的所有朋友们祈福。
晚上美美的饱餐了一顿德克士,回到平措彻底的洗了个澡,舒舒服服的和小G一起在平措大堂及其臭屁的伪文青了一把,蹭无线听音乐上网,在笔记本上继续记录下一天的行程趣事,直到半夜子时还沉浸在回忆中窝在沙发里不想离开。

远远的天葬台。

墙上的燃料牛粪饼。


这小男孩儿一直腻在白墙边想让我们一群游客给他拍照,忸怩可爱的很,大人在旁边怒叱他都不肯走。

藏家后院的牛。






离开藏獒培育基地前,看到一片美丽的格桑花,忍不住又咔了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