烩麻食在南方又叫做“猫耳朵”,谁起的鬼名字,猫耳朵不是广州的一种油炸零食吗?吃一点就特别容易热气。我看还是叫麻食比较好,尊重原产地文化嘛。

记得以前每年从深圳回西安,坐K446晚上的宵夜就有烩麻食,5元一碗,便宜好吃,吃过这一碗,睡一觉醒来,窗外就不再是丘陵而是连绵的秦岭了,过了秦岭,一马平川之地也就意味着快到家了。所以,K446的烩麻食于我而言,更像是一种仪式,就像你去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前要喝人家献上的三碗酒一样。

麻食呈枣核形状,中间是空心的,制作好后,主辅料相融,筋韧爽滑,乡土气息浓郁。

  麻食是一种面制品,先用大拇指把面搓卷成核形中间空心的面卷,再和炒菜一块烩制而成。它的主辅料相融,筋韧爽滑,乡土气息浓郁。制作麻食十分简便,对配料没有严 格要求,可精可粗,可荤可素,普通家庭常以此调剂饮食花样。

烩麻食是用搓成的小面卷与菜料烩制而成,以关中地区最为有名。据载,烩麻食是由元代的“秃秃麻食”演变传承而来。元代《饮膳正要》有关于"秃秃麻食"的记载,用手撇面,以羊肉为配料制作而成,后经厨师不断改进,其制作工艺和用料有了很大变化,成为今天流行的"烩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