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有一个地方,之前未曾有闻,只当行程经过,然而,到达后你却忍不住击节称赏,赞之,叹之。这个地方,就是篁岭。
兴许,是我的孤陋寡闻,但,我甘愿陶醉这忽如其来的喜悦。
篁岭属婺源,典型的山居村落,“窗衔篁岭千叶匾,门聚幽篁万亩田”是其写照。如果说,婺源古村是中国古建筑的大观园,那么,篁岭无疑是其中一朵奇葩。
匆匆掠篁岭,心中留三叹。
一叹梯云村落如河图。这里山多地少,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与庄园”之称。村落以自然山川为依托,依山而建。村庄的房屋结构开式特殊,一楼大门前临大路,后为厅堂,二楼开后门则是更高处的大路;二楼前门拦腰砌墙,与屋外水平木头支架连成一体,用以晾晒农副产品。横穿村落的大路称之“天街”,“天街”似玉带,将一幢幢精典徽式民居和商铺串连起来,人称是一幅流动的缩写版“清明上河图”。其建筑构想之精妙实用,你不得不叹。
二叹晒秋人家绘彩画。在这里,家家凿窗采光,户户支架晒物。由高处俯瞰,五颜六色的农作物在黑色屋顶之间泼彩点缀,层层叠叠,好一副蔚为壮观的篁岭晒秋图。那图,村民用眺窗为画板,支架为画笔,晒匾为调色盘,春晒茶叶、蕨菜;秋晒红辣椒、稻谷玉米,于是,便成就了一幅幅画作。自然条件的局限激发出来的想象和创造力,无意间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绝无仅有的晒秋风情画,怎不令人叹服。
三叹竹笛悠悠若天籁。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是到篁岭的又一欣喜。正待将篁岭晒秋图摄入镜头时,一连串清脆的鸟语声将我打住、让我凝神。那山谷间的村落像一个巨大的共鸣箱,乐音经过滤,在缭绕,那么美妙,那么圆润,那么清亮,如天籁之声。我渐渐辨明了,那不是鸟鸣,是竹笛声。顺着音乐的方向寻去,哦,这是一间酒坊,吹笛的是卖酒郎。有人说他是引君入瓮来买酒的,我不这样看。一曲笛乐让整个山村雀跃,让晒秋图舞动,何等美妙,就像一部优秀影视作品的动听的主题音乐。即便那是卖酒的伎俩,也是何其文雅、何其高明呀。这寓商于乐的智慧,让人会心一叹。
我站在村庄高处望对面高山层层叠叠的山地梯田,觉得这里恍若隔世,真谓:碧桃烟暖晓猿啼,海日浮光泰华低。
我想,数百年来,这里的村民以平和的心态与崎岖的大山沟通交流,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寻求平衡。可以说,闲适、安详、恬静的篁岭古村是自然的宠儿、人文的杰作,是上苍陨落人间的碧玉。
叹村落似梯、叹晒秋如画、叹乐韵若仙,三叹皈依,就四个字——天人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