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没有好好去沈阳玩过一次,一直梦寐以求想看看去,这次就算圆梦吧!

这次主要去了三个地方,沈阳中街,沈阳故宫,沈阳,怀远门:

沈阳著名的商业街——中街,她是沈阳最早形成的商业中心。1625年(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至1631年(明祟帧四年、后金天聪五年),后金将明朝所筑砖城进行改建扩建,按照中国历史上流传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之说,将原来的“十”字型两条街改筑为“井”字型4条 街。即今沈阳路、中街路、朝阳街、正阳街。 当时,中街路称四平街,东西两侧建有钟 楼、鼓楼各一座。街长579.3米,宽11.7 米。 如今的中街已成为我市第一条步行商业街,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买卖兴隆,一派欣欣向荣之意。沈阳中街是沈阳最早的商业街,有386年历史(1625-2011),有着“东北第一街”的美誉,也是沈阳第一条步行街。中街是沈阳历史悠久、交易繁华的商业区,自明清开设以来,距今已有三百八十余年。明末沈阳中街,辽东开原、广宁、抚顺的马市贸易繁荣,使位于三大马市中心沈阳的商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1625年,“大金”(后金)迁都沈阳,经济更趋繁荣,四平街(今中街)便形成了。吉顺丝房、老天合绸缎庄等大百货商店,多集中在街路的南北两侧;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行市(市场),都散布在沿衔的胡同里。

沈阳故宫:( Shenyang Palace Museum) 是中国清朝初期(1625—1644年)在东北地区的统治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宫殿,是各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一六四四年十月,清政权迁都北京后,沈阳故宫就成为“留都宫殿”。

沈阳故宫从整体设计到局部建筑,从造型到结构,都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充分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它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比较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开始筹建1636年基本建成,乾隆、嘉庆时期又有部分增建。全部建筑三百余间,清乾隆年间又有较大规模的改建与增修,占地约六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迄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

1954年,国家决定在沈阳故宫设立清代历史艺术性质的博物馆,后改为沈阳故宫博物院。1926年以后,其建筑群陆续辟作博物馆(现称沈阳故宫博物院)1961年3月4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4A级旅游单位。2004年7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了中国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