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沙巴

【沙巴简介】(沙巴州,马来语:Sabah)

是马来西亚面积第二大的州,位于东马,在婆罗洲的北部,以前被称为北婆罗洲(英语:North Borneo),在1881年开始被英国统治,至到1963年9月16日和砂拉越一起脱离英国统治结合马来亚及新加坡组成马来西亚联邦。

【沙巴气候】(地处热带)

气温:常年温度在23~32℃之间,几乎没有变化,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各种水上活动。山脉地带则比较凉爽,比如京那巴鲁国家公园。

降水: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空气潮湿,降雨量大,为雨季;5~9月降雨量小,为旱季。相对而言,旱季更适合旅游。雨季降雨虽多,但雨下得骤,停得也快,极少有连阴雨,大雨后天气转凉,更觉舒适宜人,有“四季是夏,一雨成秋”之说。

季风:尽管沙巴位于飓风地带,却几乎不会受到台风的打扰,因而有“风下乡土”的美誉。无论是雨季湿润的东南风,还是旱季干燥的西南风,带来的都是凉爽和惬意。

【沙巴语言】(话语是华人最主要语言)

大多数华人以华语和人沟通。华人以籍贯方言沟通,客家话是沙巴的主流方言,而粤语、潮州话、福建话、海南话等方言是较少华人沟通的方言。各族群都有其各自的语文,马来语为官方语文,也是马来人及莘莘学子的主要书写与沟通语文。但就学于八十年代初或以前(大马教育文凭取代英国普通教育文凭之前)的沙巴子民仍多以英文书写、沟通。原住民-卡达山与杜顺族普遍都以卡达山文,英语或马来语沟通。

【沙巴资源】

沙巴是一个地形多山及河流交缠的崎岖地方,河流的水流过了溪谷,也穿过了肥沃平地. 交织的密林与森林中也有许多住着数以百万的东亚雨燕,蝙蝠及其他动物的洞穴。繁茂的绿树也是野生动物的护身之地,西必洛人猿保护中心是协助和重新安置那些在森林中的孤儿人猿,并且也给予它们重生的希望。自1964年起,超过100头的人猿被鉴定在这个中心内受保护并重返森林。保护中心内,幼小的人猿被提供基本的训练,以使它们能自力更生。游客也可以在这中心里看到这些可爱的人猿和它们的举止。在京那巴打岸河的一带也被列为野生动物保护区,这里也是在整个区域中心内其中一个野生动物之生命演变最富裕的地方。有10种灵长类的动物品种在这里被发现,这包括人猿,长鼻猴和婆罗洲的长臂猴。罕有的鸟类都可在这儿探觅到。沙巴也是赏鸟的天堂。神山在数以千年未收到破坏的奇迹下成为了植物和鸟类的生存之地。在数万年前,神山顶峰曾经是积雪的。在神山公园总部和所设的森林步道中可说是最特优的赏鸟地方了,如卷尾,啄木鸟,霸鹤,山椒鸟及鸫鸟等都能轻易看得到。丹南谷亦是一个极佳赏鸟地方,大眼斑雅,亚洲霸鹤,八色鸟,犀鸟及啄木鸟肯定让你打开眼界。在东部的京那巴打岸平地也都可以寻觅到犀鸟的踪迹。

【沙巴手工艺】

编蓝可说是沙巴最普遍广泛的手工艺品。尤其是嘉达山杜顺族最为闻名于制造这种手工艺品,他们著名于由竹子做成音乐器具。同时也把这些乐器制成缩影产品以供商业之用途,然而这些缩小的物品依然保持着它们的原有形状和款式。龙古斯族也善于制造珠饰项炼。通过精巧的串珠手法,串出了古老传说与人类形状的色彩图桉。另一项令人感兴趣的是龙古斯族也利用一种名为 “林冈”的草本植物,以编卷的功夫,制造出盆子和容器成品。巴夭族的手工艺品更是颜色绘彩,并可以在任何的手工艺品店或一些市集中找得到。其中以一种名为“Tudung Saji” (食物盖子的名字) 最为彩色艳丽。还有由香叶的叶子所编织的草席也都相片色彩。巴夭族也闻名制造“巴冷”-“ Parang”( 即马来剑的名字 ) 或大刀,刀柄和刀鞘都是木调而成。原住民的起源可以由他们的帽子形状与图桉中显示出来,吧巴镇的原住民所做的帽子都是圆锥形及有自然推论图桉的存在。毛律族则用竹片编织成六角形及三面图桉的帽子。而来自兵南邦和斗亚兰的帽子是图形加上整齐有系统的设计。以上种种的颜色图桉都是自然的色彩。在毛律族的手工艺品中,肯定能吸引人的是 “吹箭”。在过去都是用来在森林中狩猎用途。这些吹箭都是用竹筒或木料来制作,把它做一支形状,及把中心管钻通。用来摆设的“吹箭”是比较短及没有像昔日般地有效应用。

【沙巴节日】

丰收节(KaamatanFestivalinSabah)是沙巴特有的一个节日,每年五月,整整一个月,嘉达山杜顺人欢庆节日。节日期间由女祭司主持与稻神沟通,祈求神明保佑年年丰收,这是一种对神明的感恩仪式。庆典上还可以看到多姿多彩的嘉达山杜顺传统表演和土风舞蹈,还有美女花车****,非常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