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8日,早上6点半,赶到长沙黄花机场。在办理登记手续时,穿着厚厚的羽绒服,雪地靴,再看看别人薄棉衣,打底裤,就有一种“哇,这就是要去北方”的心情。

上了飞机后,就知道错了。热风扑面而来,看看空姐薄薄的衬衣裙子,再一看我,即使脱了羽绒服,里面还有厚厚的毛衣,保暖衣,哦,天啦!更别说3层裤子了,这是打我可以自己支配穿衣权来穿得最厚的一次了。快到天津时,实在HOLD不住了,跑去厕所脱了条厚打底裤。

这时,透过机窗能看到下面的湖水呈现出一种特殊质感的蓝,就好像湖面被贴了层磨砂膜一样。原来,结冰了!我兴奋得不行,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湖结冰呢。

天津到了,转机。不出半小时,景色有了变化,平原变成了山岭,重点是白茫茫一片。心中顿时有了怯意,和同事说:啊,下面肯定很冷很冷啊!然后脑袋里无限循环:零下30度,我的妈呀,零下30·······

下午2点半,到达哈尔滨。下飞机的那一刻,清新的仿若还带着冰渣的空气从鼻子从口腔进入到四肢百骸,真叫个神清气爽。乐得我直冲同事说:呀,不冷诶,零下也不过如此嘛!

5点,出发去冰雪大世界,门票加上来回车费300,但听说在当地跟散团貌似有优惠。冰雪大世界的人特多,在排队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脚冻得直打哆嗦了。排了10分钟左右,进到冰雕世界。目之所及之处都是用冰砖砌成的大城堡或各种动物。在灯光的映照下倒是很漂亮。拿出iPad拍了一张照片,然后iPad它光荣阵亡。因为我只戴了一双毛线手套,所以拍照什么的我直接放弃了,妈呀,太冷了。脚趾头和手指头都疼得一扯一扯的,手机这时完全是块冰砖。值得高兴的是,继iPad后,朋友的三星也阵亡了,但我的小米仍然坚挺着,这是也许该大呼一声:支持国货吧,朋友!冰雕看多了就没啥意思,如果可以最好是下午就入园,能够更仔细看看冰雕的设计,晚上就看冰灯,一举两得。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冰屋,就像教科书上爱斯基摩人那种圆圆的冰屋子,钻进去,没想到竟然比外头暖和。

呆了差不多俩小时,都快冻傻了。晚餐在老街馅饼店解决的,说是馅饼店其实并不是只有馅饼,也有炒菜。这就是南北差异吧。东北的服务员比较随性,是不可能像南方这边的贴心,一进去,碗筷没有,茶水也不倒,买单也要你自己去前台。刚开始不适应,后面发现这边都这样就习惯了。PS,东北菜分量很大,少点。凉菜不错,牛肉不错。吃饱喝足后回馆,暖气一吹,手机竟然开始渗水,IPAD倒是能开机了,但死都连不上网。

在此总结一下我的穿着:一件棉纱内衣,一件南极人保暖内衣,一件毛衣,外头一件羽绒服,三条裤子:棉纱裤,保暖裤,带绒靴裤。围巾,帽子,雪地靴。其实身上是不冷的,但一定要穿两双袜子,要带长绒的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