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行---Day6(临江-恩和)8月5日临江之晨,天气阴沉寒冷。早餐后,我们又一路沿着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朝室韦方向前进。 公元4世纪,居住在额尔古纳河畔的鲜卑族一支被称为室韦,后来发展为蒙古族的先民。在唐朝的文献里被称为“蒙兀室韦”,室韦因此得名。如今,室韦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隔河与俄罗斯的奥洛契村相望,室韦主要由室韦蒙古族发祥地区域和恩河俄罗斯民族村区域组成。

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

偶遇俄罗斯巡逻船

路边小山坡上遥看界河,可惜天气太阴沉!

临江离室韦很近,大约半个小时后,我们到达室韦边防哨所的码头售票处。

差不多排了一个小时,我们终于拿到了这张所谓的船票,25号是我们要坐的游艇编号。当时一直没明白吉拉林是什么意思?问了一下度娘,原来室韦又叫吉拉林!

拿到船票,还得等我们的25号游船,于是各种摆拍,凹造型!

终于盼来我们的游船,等候的人们一下子不淡定起来,蜂拥而上。我们的几个孩子本来早早地排在队伍的前面,不过几秒钟的时间,就被这群激动兴奋的人们给挤到了队伍的最后。一位大哥一边声嘶力竭地呼吁大家不要挤,都有座位,一边把几个游客往前面带,观察了好一会儿,我才发现,这位“热心”的大哥原来是位自私的导游。

人很多,风很大,我们淡定地排在队伍的最后,欣赏着前面这位“尼康”大哥的发型在风中凌乱成了洋葱头,感觉有点萌萌哒!

俄罗斯的奥洛契村

俄罗斯的瞭望塔清晰可见,我们这边游船上热情的中国人对着岸上的俄罗斯人大声说着英语“Hello”, 穿蓝衣的女子也友好地冲着我们挥了挥手。此情此景之下,中俄两国人民用着第三国语言交流得那叫一个友好!

中国界河大舞台VS俄罗斯大舞台

听说每到傍晚,两国舞台就开始文娱表演,隔着一条界河,双方都是锣鼓喧天,卯足了劲想在气势上压住对方。不过,看看我大中国华丽丽的舞台,就知道完胜方是谁!

回程路上,我们换上救生衣,登上游船顶层。结果一看团长的打扮,我的妈呀!差点闪瞎我们的钛合金狗眼。光哥再次神一般地演绎了服装,让我们知道,只要敢于尝试,笨拙的救生衣也可以穿出比基尼的效果!可怜光哥还一副无辜的样子,不明白为什么他的救生衣款式和我们的区别这么大?OMG!你那是把衣服穿倒了呀!用一句现在少男少女们流行的话来说:光哥,请收下我们的膝盖吧,你太有才了,我们给你跪了!

我们的船与去程的一只游船相遇,似乎因为相遇在国界线上,大家都格外激动,互相大声热情地打着招呼。额尔古纳河静静地流淌,河对岸的俄罗斯村庄格外的冷清和寂寥,河这边却是人声鼎沸,我们的欢声笑语在额尔古纳河面上飘荡,久久没有散去!

游完界河,我们来到室韦界河边的骑马场,据说这里骑马是最便宜的,看着下面泥泞的地面,我们却一点骑马的兴趣也没有了!

为了寻觅午餐,我们在室韦的街道上晃荡了一大圈,感觉室韦已经很商业化了。午餐好不容易找了一家看起来还不错的餐馆,饭菜很贵,味道一般,这些尚能忍受,卫生条件才是最让我们头疼的。勉强填饱肚子后,给孩子们购买了些零食,我们前往室韦口岸参观中俄友谊桥!

室韦口岸友谊桥入口

中俄友谊桥

离开室韦后,我们往今晚的住宿地恩和前进,途中,试骑了一下世上最温顺的马!

途经一个正在修建的人造景点,貌似是以最初的室韦部落为背景的蒙古大营!将来的这里又会成为一个收费景点!

下午5点左右,我们抵达恩和小镇。

恩和是俄罗斯民族乡,这里80%的人口都是俄罗斯族。恩和小镇街道两旁都是俄式木刻楞的小木屋,几乎每个小木屋都带一个院子,院子里种着蔬菜,墙角和窗台点缀着鲜花,还有几乎家家都有的被鲜花装饰的美丽秋千。一到恩和,我就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个小镇。我们入住的伊万旅游之家位于哈乌尔河边上,非常的安静。

我们的房间——俄式木刻楞小木屋

第一次见到这种俄式风格的小木屋,孩子们很喜欢,高兴地拍了一张卖萌照!

鲜花环绕的小木屋,处处可以看出俄罗斯族是一个非常爱美,而且懂得享受生活的民族

坐在这么美丽的秋千上,光哥也不免有点心猿意马,眼睛不知瞄向了哪里?

家庭旅馆外的哈乌尔河成了师傅们的天然洗车场,小白花了一个多小时把车里里外外洗得干干净净的,洗车现场还出现了一位帮倒忙的同志!

伊万家的主人,一位俄罗斯大叔用自制的渔网在哈乌尔河里捕鱼,收获还不错哦!可惜大叔不喜欢我给他拍照,只允许我拍他捕的鱼!

秋玫瑰们不想浪费体力,决定坐毛驴车游恩和!这只小毛驴可聪明了,不用老板赶它,自己就知道路线该怎么走!正当我们坐在毛驴车上悠哉悠哉,十分惬意的时候,路人甲,一位中年大姐,突然指着我们的毛驴车说,好可怜的小毛驴,拉这么多人?坐在毛驴车上的我瞬间就觉得自己是罪魁祸首,有点如坐针毡了!

这只三条腿的狗狗是小毛驴的好朋友,一路瘸着腿跟着我们的毛驴车走,真的是让人感动的一段真挚友谊!

居然偶遇了骑自行车的那拨人!

恩和小镇掠影

坐完毛驴车,我们又憧憬起坐马车。刘妈一上马车,就开始采访起这位俄罗斯大叔,大叔欣然接受,滔滔不绝地聊了一路。正当我们坐在马车上悠哉悠哉,十分惬意的时候,路人乙,一位胖胖的大哥突然冲着我们说,哦哟,这才是辆公主车喃!怎么我们坐啥车都要引起关注哦?不过,把秋玫瑰们比作公主,我们听着还是比较受用的。下车的时候,我们非要跟马车大叔合影,大叔特别好玩,一边说道:“哎哟,我长得这么寒碜的,合啥影呀?”一边还是很配合我们,正当我们无比欢快地合影时,好几个游客过来想要坐马车,大叔高兴坏了,又说:“哎哟,早知道拉美女可以招来这么多生意,之前我就不该拉那个老太婆,难怪拉了她之后,半天没生意!”

当我们坐着马车无比欢乐的时候,老帅哥们带着孩子们去了一家青年旅舍,对于从来没有住过青旅的孩子们来说,青旅的小资氛围显然深深地打动了她们,看来下次的旅行,我们要考虑让她们体验一下。

孩子们在青旅的留言!

回到伊万家旅馆,饭菜已经上桌,别的不说,碗筷,饭桌还有厨房真的是特别特别地干净!真的像是在自己家里面一样。

晚饭后,哈乌尔河边,两个老帅哥开始耍宝!

虽然是8月,然而恩和的夜晚却寒意阵阵,我们早早回到房间。正当大家百无聊赖地在房间里耍着手机时,小白师傅突然在微信圈里告诉大家,河对边有篝火晚会,我们的热情瞬间又被点燃!

远远地听到欢快的音乐,光哥带加入了《小苹果》的队伍,翩翩的舞姿让人不忍直视! 再次回到房间,洗漱完才发着孩子们迅速现,恩和的夜晚真的是太冷了,幸亏床上有电热毯。好不容易才在温暖的被窝里躺下,感觉这么有格调的木刻椤小木屋,有个最大的问题,房间超级不隔音。 我们住的地方,刚好是一排七个房间,我们住的是中间,睡我们左边隔壁房间的是一家三口,那家的男主人打着震耳欲聋的呼噜声,昨晚罗哥的呼噜声与之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正当我无比郁闷的时候,幽幽飘来右边隔壁房间光哥的一句话:“天啊,今晚怎么睡得着哦!”多么富有穿透力的呼噜声啊,居然可以穿过两个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