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我们坐上朋友阿坚的船,去三宝颜附近的岛屿。由市区出发约25分钟船程便可到达一个颜色非常独特的岛屿——圣十字岛(sta cruz island),岛的四周都是粉红色的珊瑚礁沙。三宝颜有19个海港和码头,12个是私人的。我们这次去的,是三宝颜的萨马岛(samal island)是游泳和潜水胜地。

一个渔船,二三十个朋友,阳光明媚,心情多么愉悦。

我们开着阿坚的船,在海上行驶了2个小时,靠近小岛的时候,换一艘小船上岸。英语是菲律宾的官方语言,但听菲律宾人讲话却感到有些吃力。一打听才知道,他们的话里混杂着塔加洛语、英语和西班牙语,经常一句话中用到三种语言词汇。原来,当地人对这三种语言驾轻就熟,可以随意组合。据说在菲律宾呆很多年的外国人,也不能熟练掌握如此复杂的语言。

我们的船上有五位持枪保安,据说都是退役军人。岛上没有多少游客。在海边游泳的时候,我看到身边很多很多五颜六色的小鱼,小鱼们自由自在,似乎也不介意我出现在它们的领地中,岸边还有无数的海胆,各种各样的贝壳。

船上的二十多个人,都是我们那位菲律宾朋友阿坚的朋友,70%都是华裔,不过,他们中间的年轻人几乎都不会说普通话了。三宝颜是菲律宾甚至整个亚洲唯一一个大多数人说西班牙克里奥尔语的城市。

船员喜欢养狗,好像全世界的船员都喜欢在船上养狗。而且人和狗之间的感情非常深。

三宝颜的萨马尔族居民住在海边,靠打鱼为生。他们的木屋搭在海上,下面用几根插入水中的木柱支撑。他们出海打鱼和走门串户,都依靠“邦卡”(小船)。较大的渔村也有路,实际上是一座用木板搭起的很长的桥,离海面两三米。当地人把他们这种村子叫“水上部落”。但这些年来,菲律宾政府帮助他们盖了不少新居,“水上部落”正在以新的面貌出现。图为当地人向我们兜售小螃蟹,据说这里有美味的人妖蟹,不知道是不是这种。

海边充斥着这种海胆,很容易刺伤脚,这种海胆不能吃。

岛上的居民向我们兜售一种可以吃的海胆,黑颜色的海胆不能吃,能吃的那种海胆颜色很鲜艳,整个身体一簇簇的橙色、大红色和绿色,而且不是整个海胆都可以吃,只吃海胆的胃部。我尝了几个,味道很鲜美,还可以蘸点类似于酱油之类的东西。

令我惊讶的是,这么一大桶海胆,我想要捞一整天才能捞得到吧。你猜多少钱?200比索,大概就是二三十块人民币吧。

三宝颜为菲律宾的国际转运港,香港-马尼拉-澳大利亚航线必经之地,出口橡胶、珍珠、优质硬木、鱼类、麻和果品等。三宝颜也是泛菲公路的南方终点。西班牙式建筑物、美丽的海滩、凉爽的气候吸引众多游客。

小岛上风和丽丽,大家玩起了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