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车】香港电车是指香港的一个路面电车系统,来往香港岛北部的筲箕湾及坚尼地城,另有环形支线来往跑马地,每日平均可接载24万人次的乘客,是全球现存唯一全数采用双层电车的电车系统。香港电车在1904年投入服务,是香港最历史悠久的交通工具之一。香港电车除了是港岛北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还是外地旅客的著名景点之一。经历百年来的变迁,香港电车现由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及威立雅运输集团合营的香港电车有限公司经营。
电车现时经营七条部分重叠的路线连接坚尼地城至筲箕湾,由每天早上6时至深夜12时为市民服务。平均每1分30秒内有电车到达车站;班次及目的地可能因交通情况而有所更改。
7条主要路线分别如下:
筲箕湾至上环(西港城)
筲箕湾至跑马地
北角至石塘咀
铜锣湾至石塘咀
电车现行车头及车尾路线牌顺序
跑马地至坚尼地城
筲箕湾至坚尼地城
上环(西港城)至坚尼地城
除以上7条主要路线外,因应班次调动,也有以西湾河电车厂和屈地街电车厂为终点站的回厂电车。有时亦会因应路面情况,改以一些非电车总站的地点作为电车终站及调头之用(俗称倒叮),例如西环、金钟、维多利亚公园等。
叮叮
香港人俗称电车为“叮叮”,源于电车开行或警示的铃声。
由于电车轨道几乎东西贯穿整个香港岛市区,因此“电车路”成为了香港岛市区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香港岛市区如果迷路,只要从山往海的方向走,一直至遇见电车路,即可以此作分辨方向和位置的参考坐标。在兴建电车系统时,电车轨道都是在海旁路面建造的。不过经过百年来的不断填海,现时几乎全部“电车路”已远离海旁。“电车路”因此亦是香港岛填海历史的最佳见证之一。
此外曾有一个以电车作喻的字谜,谜面是“一点一撇到南洋,电车转弯转弯再转弯,叮叮叮叮”,谜底是‘为(为)’字──手法乃以形、声比喻文字笔划。

在街对面公交车回中环,开启闲走模式。

香港特有的古老交通工具,行驶在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却是隐藏慢调的所在。
听着“叮叮.........”声,让时间缓缓穿梭。

香港电影中常见的街景,不同的是没有喧哗,一切趋于平静。只有那“叮叮”声,似有意无意的提醒。
有的过去被会时间所忘记,有的过去同样也会被时间存为记忆,挥之不去。

到任一站点下车。
满记,已无需解释。

休息片刻后跳上任一电车回中环,下一站:体验天星小轮。

近距离看看中银大厦。位于中环黄金商业圈。富丽堂皇的中银大厦,共70层,由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高368米。建成于1990年,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徵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
小朋友说:和书上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