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不远是那什之家,这是莎士比亚的孙女居住地,相邻就是莎士比亚在伦敦积累了财富之后1597年在斯特拉特福德新购的房屋庄园,他也在这里去世。南端是霍尔庄园和圣三一教堂,霍尔庄园是莎士比亚的长女与她丈夫霍尔医生的所在地,而圣三一教堂则是莎士比亚受洗礼以及埋葬之地,这里林木葱葱,苍郁而安静,一代文豪的一生,在这里开始,又在这里结束,不可谓不圆满。
莎士比亚的成就举世可见,但即便如此,身前身后,还是有着颇多争议。莎士比亚初期的伦敦剧坛,依旧为有着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所把持,所以普通人家出身且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莎士比亚,在伦敦刚刚开始有点知名度的时候,就收到了攻击,当时的剧作家罗伯特·格林写文章道:“……那里有一只用我们的羽毛美化了傲慢自负的乌鸦,他的‘表演者的外表里面裹着一颗老虎的心’,自以为有足够的能力象你们中间最优秀者一样善于衬垫出一行无韵诗;而且他是个什么都干的打杂工,自负地认为是全国唯一的摇‘撼舞台者’。”其中,“表演者的外表里面裹着一颗老虎的心”模仿了莎士比亚《亨利六世第三部》的台词“女人的外表里面裹着一颗老虎的心”; “摇撼舞台者”(Shake-scene)则是双关语,影射莎士比亚的名字:“摇动长矛者”(Shakespeare)。这毕竟是格林在取笑莎士比亚努力与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作家如克里斯托夫·马洛、托马斯·纳什和格林自己相提并论,取得高于自己应有的地位。此外,莎士比亚还有关于宗教信仰、性取向等备受后人猜测的问题。有些学者认为,莎士比亚的家庭信仰的是罗马天主教,而罗马天主教在当时是违法的,证据是莎士比亚的父亲曾签署了一份信仰罗马天主教的声明,并以因“恐惧面对自己的罪恶”而不参加“英国国教会”的宗教活动,而他的女儿苏珊娜的名字被列在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未能参加“复活节宗教活动”的名单中,这似乎是与莎士比亚的文学成就所不相称的一个污点。而性取向上,大家则津津乐道于莎士比亚的同性恋身份传闻,并找来漂亮英俊的南安普顿伯爵三世亨利·里奥谢思利作为他的同性恋男友。在莎士比亚的有生之年,他们两个确实相识,并关系交好。证据就是莎士比亚给伯爵的几次献诗,特别是还有莎士比亚代表作的十四行诗,据说,他的十四行诗都是写给他的同性爱人的。而伯爵确实还曾招待莎士比亚入住自己的寓所。此外,在莎士比亚逝世大概150年后,关于莎士比亚是不是其剧作原作者的质疑也开始出现,像弗兰西斯·培根、克里斯托夫·马洛和爱德华·德·维尔等都提出过这样的质疑,虽然普遍被否认,但大家至今依旧对这个话题很有兴趣。不知道,这对莎士比亚来说,是幸还是不幸。
不管怎样,莎士比亚终究是幸运的。莎士比亚生前的名声,虽然远不及身后隆中,但获得的认可和得到的财富,足以撑起这一生的创作。他在伦敦写剧本,演剧本,入股剧院的经营,并最终一同创建了环球剧院,至今它还在同样的位置存活并备受瞻仰;他还申请到了“绅士”的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3次购置了客观的房地产;他所在的剧团也颇受王宫大臣的庇护,被称为“宫内大臣剧团”,在詹姆士一世即位后,他的剧团改名“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都被任命为御前侍从,从此,除了经常的巡回演出外,也常常在宫廷中演出,于是,他的创作蜚声社会各界,得名又得利,多不容易。抛开这些光环,特别是在这座属于他的小城看过他的一生之后,也会觉得,他还是幸福的。他的出生和离世,都在这里,他的家人也一直环绕他的身边。不管他给过他的妻子多少的爱,至少,他一定是热爱他的家乡的,并且他没有被他的家乡和家人所羁绊。伦敦的二十年,他尽情展现了他的才华,创作了不朽的身前身后的名声,最后还有衣锦还乡的晚年,是回到原点的完满,这一点又不知要羡煞多少同道中人。而且,四五百年之后,他在这座小城里生活过的所有痕迹,都被完整的保存下来。他的出生地依旧是个不起眼的小土屋,但这比刻意翻修的金碧辉煌要真实体贴的多,他就是从一个普通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小城里的林木河流养育了他,而放下所有的声名,他回到这座小城,依旧是一个最真实的人。作为一个人来说,不管自己拥有了多绚丽的风景,只要还有自己的故乡,哪怕这个故乡很普通,不够美,但他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而莎士比亚,自始至终都有自己的家,他从来没有离开太久,也没有离开太远,而这个家,也给了他足够的珍视。——这就是最好的风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