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英雄:
几天前,我去郊区办事,办完后出来走到街上,抬头看到一块指示牌,上面赫然写着——上海人民广场,32.5公里
与在外旅行不同,这里是我成长的土地,我对这段路有多远,是有完整且明确的空间概念的,那是一种远隔千山万水的感觉,无论乘车还是地铁,都至少需要1个小时——当然,我从没想过徒步走回去
32.5公里,几乎与之前在冈仁波齐转山第二天所走的距离相当,同样距离、不同地点,反差何其巨大,在这里是从郊区走到市区,而在彼处,我感觉只是陪着河流走了几步路
10天的阿里南线行程,我们走了4000公里,达到历次旅行之最,看上去很厉害?
我转念一想,现在供职的公司注册在郊区,需要经常去郊区办事,两年多的时间里前后大概去过200次以上,每次往返60公里,随便算算,行程12000公里以上,基本上可以从陆家嘴一路杀到曼哈顿,堪比洲际导弹
看上去很厉害?我又想到了载我去郊区的那辆班车的司机,每年250个工作日,每天开两个往返,就是120公里,两年就是60000+公里,绕赤道一圈半还有的找零,堪比人造卫星
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生活,远比完成看似辛苦的转山来得艰难,拿到奥运金牌的运动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梨花带雨着口口声声自己这4年练得多么辛苦,仿似旁人都活得很轻松
而如那位班车司机一样,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笑对生活的酸甜苦辣,用并不强壮的身躯撑起这个世界脊梁的寻常人们,才是英雄,才是强者,他们创造的数字足以打破一个又一个的世界纪录
如果我想炫耀:
完成转山也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当我用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走完全程,而被同伴认为是想尽量走得快、然后能回来炫耀的自私心态时,我感到格外无辜
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去跟谁炫耀,身边的大多数人、可以说绝大多数,甚至连冈仁波齐是什么山、在哪里也不知道,如果提到转山,他们只会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花那么多钱、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自讨苦吃?
我不愿与身边的人多谈旅行,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对自身生活范围之外的事一无所知,在这个城市跟别人谈阿里草原,多半会比在海拔4500米以上妄想跑去踢藏原羚那亮骚的白屁股更加自讨没趣,你会深刻理解鸡同鸭讲这个成语的奇妙所在
如果我想炫耀,应该去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城市、海岛,拍上一堆用大光圈拍摄的糖水美食,在海边用滤镜拍一打高动态海浪加夕阳,配上一些煽情的文字——实质上,在微博上天天有人这么做,他们也确实获得了现实意义上的成功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去一个没多少人知道的地方,测量下每个有名无名的山口海拔、找出每一座、每一条有名无名的雪山、河流、湖泊的名字,走一条那么痛苦、却无多少美景可看的转山路,还微笑着与每一个迎面而来的、除了女人之外的藏人握手,是每一个
如果我想炫耀——如果说这是一种炫耀,我也只是在向内心的另一个自己炫耀,向曾经懵懂无知、目不识丁的自己炫耀:你简直弱爆了
高原情怀:
就算没什么好炫耀,我内心依然涌动着无法抑制的对于高原的眷恋,那是一种只要去一次、看一眼,就会在你灵魂深处扎根的感觉
自从2007年开始,我每年必上一次海拔4000米以上,07年是川西(制高点折多山4298米)、08年滇西北(制高点白马垭口4290米)、09年珠峰大本营(制高点嘉措拉山5248米)、10年青海湖(制高点大冬树山4120米)、11年川西北(制高点雀儿山5050米),此次阿里之行,已然是第六次走上高原
很难解释清楚那里有什么吸引我的东西,我乐于体验高反、皮肤适应干燥的空气、以晒出高原红为乐事,别人难以下咽的酥油茶我甚至可以一气连干三碗,到寺庙转经筒、听喇嘛那像唱RAP一样的念经,到垭口就想撒龙达、挂经幡,对雪山和冰川有着难以言表的痴迷,而且,所有的事显得自然而然
父亲甚至说,我前世一定是个藏人,因为藏人不吃鱼,我也毫无由来的从小就不吃鱼,或许那便是前世残留着的习惯,我觉得自己根本不需要去适应高原,因为我本来就属于那里
可是今生的命运,却把我牢牢锁在这个拥挤喧嚣、潮湿烦闷的城市里,或许正如佛祖所说的那样,在凡尘俗世间历练,才是真正的修行,人生,才是最大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