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上旬,著名的北大山鹰社5名队员在攀登岗彭庆峰时,于海拔6700米处遭遇雪崩,导致全军覆没无一幸免,这可以说是继90年代梅里山难之后,国内发生的伤亡最大的山难事件了

山鹰之所以在此折翅,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选择登山的时间点上出现了致命的错误,希夏邦马峰群的位置,是在喜马拉雅山脉两大水汽通道——吉隆沟和樟木沟之间,7、8月份东南季风活跃、大量的暖湿气流从印度洋飘来,是雨季的最中心

此时的天气变化可谓神鬼难测,且冰川活动频繁,是最易发生雪崩的季节,稍有地理及气候常识的话,就应该避开这个时节而选择春秋两季;从历史记录来看,西藏登山协会当时也提醒过他们这一点,但是那些学生显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以至于最终铸成大错

从沿途的情况来看,在7月中下旬这条路已经鲜有游客光顾,开个几十公里都很难遇到一辆车,由此可见,即使普通游客都清楚雨季的天气状况,而在行程安排上刻意对7、8月份进行回避,莫说是来登山了

从上面几幅岗彭庆卫峰的特写来看,我们可以注意到山脉上空云雾缭绕,山体上几乎不存在一块光滑完整的冰壁,到处都是积雪崩落的斑驳痕迹,可想而知选择雨季登山会面临多么险恶的状况

固然夏季暑假是学生唯一可以利用的时间,但是会选择北纬仅28度、临近气流通道的低纬度高峰作为目标,这只能说,这些登山队员既缺乏必要的地理常识,在自信心方面也是一种盲目的膨胀状态

据那时的当事人讲述,这批队员攀登岗彭庆的目的之一,是寻找是否有直接从岗彭庆走到希夏邦马主峰的道路,这更是一种常识性的错误,就算当时还没有民用的卫星遥感地图,但作为享誉全国的登山俱乐部,不可能没有详细的等高线图和地形图

只要有地图,通过简单测量就可以知道,从岗彭庆到希夏邦马主峰,即使直线距离也超过30公里,山脊平均海拔在6500米以上,要直接从山脊走过去根本是不可能的事,这已经超过了自信的范畴,简直就是胡闹了

犯了错误就要付出代价,为了这些本可以避免的常识性错误,而需要用生命的代价去吸取教训,这未免太过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