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的地点是Lobesa,穿过稻田,就是Chimi LhaKhang寺庙。切米拉康是喇嘛朱卡库拉的堂兄为纪念他降伏恶魔而建的寺庙。喇嘛朱卡库拉是被不丹人广泛尊崇的圣人,称之为癫狂圣贤,他的佛法教义贯穿了美酒、美女,很多他的信徒以和他交欢为荣耀。
传说喇嘛朱卡库拉降伏了多雄拉山口一个变化成狗的恶魔,然后将这个恶魔埋葬于此,切米在不丹语里的意思正是“无狗”,表示永远不要有这样的恶魔再出现。朱卡库拉本身是一种强盛的繁殖力的代表,据说无子女的妇女来此朝拜后便可怀孕,寺庙里面的喇嘛可能用代表朱卡库拉生殖器的骨雕和木雕器物敲击你的头,这是对朝拜者的一种赐福。

吃饱,我们要去踏青了!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这是个插秧的季节。

老兄,你穿这样的T恤,究竟想表白什么?

在农田工作的农民。

稻田也见经幡飘扬。

踏青时遇到一所学校组织郊游,同学们手拉手在绿茵中唱着歌曲,我们忍不住加入了他们。

一起跳舞唱歌。

转圈再转圈,唱出欢乐,舞出喜悦。


小喇嘛在寺庙的草地上玩足球,这一幕不尽让人联想到不丹导演Khyentse Norbu拍摄的《高山上的世界杯》(The Cup)。

流过Lobesa的Punasang河,是不丹第二长的河流。

告别短暂的“性”福之旅,回到酒店休息。每一次,一到酒店,队员们首先要拿wifi密码,然后就埋头网络世界了。这是Punakha的酒店,让人们可以坐在庭院中上网,想得真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