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古称崖州,1992年10月及次年11月两次,在三亚荔枝沟境内的落笔洞里,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万年前的三亚人遗址,是目前已知海南岛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旧石器文化分布最南的一处遗址,它把海南人类历史提前了二至三千年。该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曾经有一支古人类在这里的热带雨林中繁衍生息,落笔洞也成为目前发现的海南最早的人类活动的始点。

远在一万年前,“三亚落笔洞人”主要从事狩猎、捕捞和采集等生产活动,过着原始的穴居生活,繁衍生息,在蛮荒时代创造出海南岛的远古文化。这也说明海南岛远古文化与大陆远古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落笔洞人类史前文化遗址的发现,给三亚的历史文化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说明,三亚在一万年以前,就有海南的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史前文化,这也有力地证明:三亚的早期开发时间,不亚于国内其他地区,“三亚人”是开发海南岛的伟大先驱。

此外,海棠湾沿海一带还发现了古波斯人的墓葬群,更可证明三亚文化的丰富与多元化。早在西汉元封元年,三亚市就序列于中国版图。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穷荒绝岛”、“鬼门关”、“天涯海角”,但溯自隋、唐以来1400年间,它与中原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联系从未中断。它曾是隋朝谯国冼太夫人的“汤沐邑”,唐朝大和尚鉴真漂流登岸和传道讲经之地,唐、宋两代曾有7位名相、名臣被贬到三亚。中原衣冠人物之南来,客观上在当地起了敷扬教化的作用,留下了诸多历史悠久的人文胜迹,沉淀了三亚灿烂的历史文化基础。据历史考究,延及宋、元、明朝时期,三亚的经济得于初步发展,棉纺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黄道婆早年向本地黎族妇女学纺织技术的故事就是历史的见证。这一时期,崖州大地还涌现出了“琼州三星”之一的岭南巨儒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