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阿卡德帝国时代,巴比伦城只是个小村庄。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王的古巴比伦王国达到第一个鼎盛期,但是不久衰落。漫长的整个中巴比伦/Kassite王朝期间,仍然是一个弱国都城。直到公元前689年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很快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时代(前604年即位),成为强盛的帝国都城,新巴比伦帝国灭亡了新亚述帝国。也就几十年的工夫,前539年陷落于波斯居鲁士大帝。今天所见的巴比伦遗迹,基本上都是尼布甲尼撒的都城遗迹。因为当地地下水位高,再往下更早的古巴比伦遗迹已经湮灭了。

现在挖掘出来的,有大道,原状的伊士塔门,以女神伊士塔命名,公牛和神兽Chimeras(蛇鹰狮的合体)图案装饰,原来都是蓝色瓷砖作地,神兽图案色彩缤纷。整个遗迹都是1889到1917年之间,由德国人发掘出来的,德国考古队在一次大战之前,把伊士塔城门的瓷砖部分,分割搬运到柏林,整个工程用了二十多年才完成,二战中奇迹般地保存下来,现在在柏林市中心博物馆岛的柏加蒙博物馆里。

当地留下的伊士塔城门还是原状的,但是比较低矮,没有瓷砖的那部分。仍然可以看得出泥砖上的浮雕神兽Chimeras。

尼布甲尼撒王宫被德国考古队发掘出来之后,发现了正殿大堂,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回师,公元前323年就死在这里,遗体在这里向全军展示。看见我们的英国领队,Geoff老头躺在台子上了吗?他在假装亚历山大大帝呢。

这是巴比伦城中心区住宅的遗迹。

巴比伦古城宅基地的远处,山上隐隐有一座高大建筑。那不属于古巴比伦,是为萨达姆修建的行宫。但是萨达姆很可能根本没有来住过,也可能前后只住过6次。

但是三千年的旧墙基,受不起这些新砖的挤压,头重脚轻又呈摇摇欲坠之势,修复文物成了破坏文物。后来要拆,更拆不得:现在全靠这些上层的新砖把旧墙基压在一起,如果上层新砖拆了,下面的旧墙会四分五裂得更快。除了城墙和宫墙,萨达姆还制作了三分之二比例缩小的蓝色瓷砖伊士塔门。不过瓷砖太新了,而且Chimeras神兽的形象做工不够好,赶不上古代真品手工的形象生动。

拿这个我们拍照合影的仿造伊士塔门,跟前文里柏林博物馆中货真价实的古董相比,现代人的工艺水平,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

石刻狮子吃俘虏,附近几百公里没有大块石料,古代两河流域都是泥砖建筑,这个石雕可能是战利品。考古发现狮子背上原本有鞍鞯,有假设说可能狮子背上还站立着女神伊士塔。----有没有令你想起,西安汉武帝陵的霍去病墓前,汉代雕塑马踏匈奴?

另外附近的旷野中有座小山,顶上有高耸的石碑,看上去象美国西部荒野中的grand chimney国家公园。19世纪以来,人们都误以为这是巴别塔,其实现代的考古发掘证实,这是古城Borsippar,高耸的石碑是古代神庙的一部分。Borsippar是古代苏美尔文明的一座古城,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作为古巴比伦的附庸城市出现。这座高耸的塔形神庙,所供奉的神叫Nabu,也是巴比伦城的主神Marduk的儿子。

看上去的确更像巴别塔的气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