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把象山公园作为首选地,原因有二,一来,象鼻山毕竟是桂林城市的标志,那就得先去拜会,就像第一次来北京先去天安一样;二来,我们一行人,都是第一次来桂林(或者说第一次来广西),而我们对桂林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侯语文课本上那幅象鼻山的画面上,这种感情是油然而生的。
之前联系的淘宝小唐,如约来到景点,给我们签了团购票(原价75,优惠45),他那里没有优惠儿童票,需自己到景区购买,汗37.5元,每一次花费景区门票还有零头5角的。。。。
↓↓↓象山公园与伏波公园、叠彩公园合称象山景区,于2000年12月被国家列为首批4A级景区。象山景区是桂林 久负盛名风景区,荟萃了桂林山水 和人文景观精华,是中外游客游览桂林必到之处。
桂林山水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象鼻山当然也有属于它的传说。驼队继续前行。神象得到漓江畔人的照顾和治疗,很快就恢复了健康。神象为了报道漓江人的恩情,且看到桂林山水的秀美,可神象誓死不归天庭,象背上仍露着宝剑的剑柄,往后来到桂林旅游的人也都想来一睹神象的风采。
↓↓↓一座小桥连接。。。。
↓↓↓原以为树上结的啥果子这么红呢,其实。。。。你懂得。
↓↓↓景区正门的背面,貌似比前面看还大气一些。
↓↓↓象鼻山又名象山, 清代诗人孔镛曾经这样描写它: 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
↓↓↓象山公园以象鼻山 为主体,位于市内桃花江 注入漓江 处,滨江路的南端,因其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临江汲水而得名。
象鼻山海拔200米,高出江面55米,长108米,宽100米,山体占地1.3万平方米,由3.6亿年前的石灰岩组成。
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鼻岩、象眼岩、普贤塔、云峰寺以及舍利塔。
↓↓↓(三花酒窖)
桂林桂林,桂树成林。都说桂花开时,十里飘香。
在象山,三花酒香,飘香万里,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大家现在是不是闻到阵阵诱人的酒香呢?没错,这就是三花酒香了。
↓↓↓水月洞高12米,宽9.5米,长17米,是一个通透的大圆洞,每当江水荡漾其中时,它就像一轮明月浮在水上,因此得名水月洞。每当明月之夜,泛舟江上,舟入洞中,山上月岩,天上明月,再加上象鼻水月,三月争辉,水月交融,银洒洞壁,煞是美丽。恰如宋代蓟北处士在《和水月洞韵》中所写: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此外,整个水月洞还是一个天然的书法石刻展览厅,在洞中,共有历代珍贵石刻50余件。多为宋人所刻,这其中最著名的当然还是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和手札。并且,宋代张孝祥的《朝阳亭序》和范成大的《复水月洞铭》,还曾引发了历史上又名的水月洞名之争。
↓↓↓三哥见有卖山竹的,连忙凑上前去。山竹应该算是桂林最好的水果了。
↓↓↓儿子很爱吃桂林的山竹。
↓↓↓顶天立地?
↓↓↓岩口与水月洞相邻, 因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后处而得名。
岩高1.9米, 宽3.3米, 长约13.5米, 面积44.5平方米。
岩口面江, 东向, 呈条形封闭状态, 是内凉、眺望江景佳处。
明代学者毛宾泉曾在此读《周易》后人在岩口刻“读书岩”3字, 并称此岩为“点易山窗”。
万历丁丑(1577)春正月中进行修整, 有“宾泉山人开深此洞”题名石刻。
明诗人张襄《访毛宾泉点易山窗》诗, 有“千顷水光涵洞府”, “山窗寂静观周易”句。
↓↓↓象眼岩位于象鼻山山腰南北两侧, 互相贯通, 高约2米, 宽5~10米, 长52.8米, 呈扁长形, 面积约274平方米。
象眼岩原是一段不象鼻岩长的古地下河道, 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 因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
从象山南麓南极洞口, 沿石级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岩, 盘山道可达山顶。
北眼悬崖峭壁, 无磴可通。
象眼岩南北两洞, 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
从左眼张望, 高耸的漓江饭店近在咫尺, 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 半城山芭历历在目; 从右眼远眺, 江波帆影, 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距今约1.2万年前, 地壳抬升,漓江缩小,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 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
长17米,宽9.5,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
《象山记》载, “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 形圆而长,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
↓↓↓象山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引人入胜,被人们看着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景点之首,桂林城的象征,桂林市的城徽中心图案就是象山。
↓↓↓这位美女的衣服不错,偷拍了一张。
↓↓↓訾洲烟雨
与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树葱笼,竹篱茅舍掩映其间。
若是雨季,云蒸雾腾,村舍与绿树皆似披上一袭轻纱,古人称之为“訾洲烟雨”。
被列为桂林八大胜景之一。
↓↓↓拾阶而上,我们要攀登高峰——说白了一个200米的坡。
但这该死的闷热天,还是让我受尽了苦头,浑身湿透,身上的汗停不下来啊。。。。桂林七日里,最苦的一天。
↓↓↓登高景色果然大不相同,顿时觉得劳有所获。
这张照片,我取名“狭路相逢”,三嫂却认为该取名为“擦肩而过”,你们以为如何?
我冲到队伍最前端,给他们来了张合影。
越高,景色越美!!!值了。
看我来时的路,顿时有一种征服感。
普贤塔位于象鼻山顶,是一座喇嘛式佛塔,建于明代,塔高13.6米,塔基为双层八角形须弥座,第二层正北面,嵌有青石线刻的"南无普贤菩萨"像。塔身为园瓶型,远看似大象背着宝瓶,又如插在象背上的剑柄,故又称"宝瓶塔"、"剑柄塔"。
实在是太热了,就没上普贤塔,一会儿在江对岩眺望一下就可以了。(自我安慰)
二嫂终于也爬上来了,累的满头大汗,真是不易啊。
我们从山的另一端,绕到这一端下山喽,其实前后也仅用了半个多小时,大部分都是在玩,没有认真爬
运动系列,二嫂一般都会压阵。
下到山下了,我们钻进竹林中,不愿意出来了。其实这里依然闷热,但毕竟没有太阳直射,还是觉得舒服许多。
暮鼓晨钟 ( mù gǔ chén zhōng ) 解 释: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佛教规定:寺庙中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使人警悟的言语,也形容时光推移。“晨钟”也作“朝钟”。 出 处:南北朝·庚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月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用 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示 例:清·陈天华 《狮子吼》第一回:“数种祸惊心惨目 ,述阴谋~。” 近义词:暮鼓朝钟
穿过这座桥,就能到江对外,观看象鼻山全景了。
桥上来个合影吧,可李想总是不配合,就这样吧,呵呵。
象山以神奇著称。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皓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因此,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鼻子伸进漓江饮水的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一挂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关于象鼻山的传说,版本很多,象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动物,人们常把它与吉祥、太平等美好的寓意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