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视剧和戏曲小说里,都把包公演义成一个铁面无私的黑脸人物,可其实包公是个白面书生。有一些包公的画像流传于世,这些画像有的保存在开封的开封府里,有的保存在包公祠里,有的在北京故宫的南薰殿上等等,画像的包公都是一个白面书生的模样。那为什么民间盛传包公确实一副黑脸的模样呢?其实,这主要是收到了我国传统戏剧的影响。在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习惯用脸谱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特征,往往奸臣都是用白脸来刻画,而黑脸代表了冷静、严肃,所以包公在戏剧上便被刻画成为了黑脸。我们看到的影视作品中,包公的额头中间都有一个月牙,民间传说这是包公在半夜里可以审阴间的案子,这个月牙就是他穿梭阴阳两界的通行证。其实在一些文字记载里并没有“月牙”这个记载,也许他额头上有个月牙,是为了在他那“黑脸”上有个点缀,显得好看一些吧。包拯的身材也不是很高,连一米七都没有。

包拯(999—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