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一层有几个展览:每月一县展出的是“松花江畔,肇兴之源——肇源远古文明印象展”。肇源远古文明印象展里面有一件王氏水牛的骨架,也是一件国家一级标本。第一件王氏水牛化石是1922年由内蒙古乌审旗蒙古族农民旺楚克发现的。旺楚克平时用汉名,叫石王顺。当年法国神甫桑志华到内蒙古进行考古调查,雇用一批中国农民挖化石,石王顺是主要参加发掘者之一,他挖出了这种水牛的头骨化石。当时参加发掘的农民不叫他石王顺,也不叫他老石,而是亲切地直呼其名叫王顺。而这位法国神甫以为他姓王,用法语拼音记录下来。后来古生物专家布尔和德日进在研究这件水牛化石标本时,确认其为一新种,为纪念发现者,用法国神甫记录的姓氏定名为“王氏水牛”。

我们看到的这个骨架化石,是1996年5月在嫩江下游左岸的肇源县新站镇东郊出土的,其保存完好率在80%以上,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为完好的一具王氏水牛骨架化石。王氏水牛发现地靠近嫩江入松花江处,距1973年发现完整猛犸象骨架的肇源三站不到100公里。两个化石产地地形相近,化石都埋藏在松花江阶地的河流沉积物之中距地表3~4米不等。按沉积先后的原则来推测,这具王氏水牛的年代应略早于三站猛犸象的年代,即已埋藏2.5万年左右。该标本经古生物专家们修复、装架后在肇源县博物馆展出,成为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黑龙江省最为珍贵的古生物化石之一。这次要不是每月一县的展览,我们还真看不到这件化石呢!真是有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