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烟墩路,左边是七中,右边是培正小学

百年名校——“广州市第七中学”

烟墩路,因小山头烟墩岗而得名,在20世纪来临之前,广州市区内的东山仍是大东门外1.5公里的荒郊野岭及大型的乱葬岗,君不见那殡仪馆、嘛陵园嘛墓嘛全在这头吗?

几座小山丘延绵起伏,烟墩岗就是其中之一,岗的周围是一些禾田、菜地和小鱼塘,人烟稀少,分属寺右乡、山河乡

1909年,几位美国侨眷向寺右乡农民购买了现烟墩新街整块地,平整后于1911年划分为6块出售,这是华侨在东山最早的房地产开发。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侨回国建房,烟墩新街逐渐成型

华侨建房兴起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很多华侨回国探亲,手头有些资金,在这里掀起了东山侨房开发的第二波高潮

那时广州建立市政公所,拆城墙、修马路,房地产业特别兴盛。东山又以环境优美,地价便宜再次吸引了华侨们的目光

于是,多条道路被开辟并形成,烟墩路就是其中之一,一栋栋中西合璧的楼房也在附近拔地而起

其中美国华侨梅氏在烟墩路建的彩园,占地2897平方米,内有三座楼房,前后有花园,据说是当时东山最大的花园式洋房

培正路

简园石碑介绍

马路两边镶上石画和石碑

明园的石碑介绍

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如孙中山、鲁迅等都曾在这里活动和居住过。

东山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俗语云:“有财有势住东山”,东山区的梅花村、新河浦、恤孤院路和寺贝通津一带,时常可见一栋栋外墙斑驳的小洋楼,这是解放前高官要人的私宅

培正路上的“明园” 建筑

幽静小道

其实这样子的房子广州有很多

某院子里还留有圣诞的气息

恤孤院路,因以前有孤儿院的原因而名

1922年修建的葵(逵)园,整栋小楼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式

葵园的红砖外墙、阳台上的两根欧式装饰柱以及铁花窗、铁花栏杆等装饰都是典型的西方建筑风格

恤孤院路上的逵园

逵园石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