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江畔,我们按照盐官景点联票的景点进行参观,首先来到“王国维故居”,我对王国维是不了解的,只大约知道王国维是国学大师,比鲁迅,胡适还要早,还知道他曾将做学问和做研究归纳成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将研究学问的过程通过几首古词表现的生动形象。
王国维故居位于盐官西门,距离江边也就大约两百米。1886年,王国维的父亲在此处建造这座“娱庐”,全家居住于此,王国维亦在此生活,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的十三个春秋。故居坐北向南,全木质庭院建筑,前后二进,木质二层楼房,楼上是王国维父母和王国维自己的卧室和王国维的书房,楼梯非常狭窄,坡度很陡,阶梯也是窄窄的,上下是非常困难的,稍微不小心就会从楼梯上滑下来。下楼是一些生活房间,左侧是磨房,里面陈列着一些家庭用具,什么石碾,轧凳,水缸什么的,右边是厨房,主要是灶台,这种灶台就是过年前祭灶祭灶所用的大灶,也是灶王爷居住的所在,我们小时候也是用过的这种土灶。
下一个站是金庸书院,说起金庸,估计国人多数是知道的,著名的武侠小说大家,所著十四部系列武侠小说正好形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为什么在这里建有“金庸书院”,原来金庸原名“查良镛”,祖居盐官,从小也是在盐官生长,所以小说里面也多次出现盐官和钱塘潮,就是因为小时候生活的经历和从小听闻的盐官故事。现在的书院已是新建的建筑,整座建筑是仿古构造,院子面积大约300亩,里面亭台楼阁,厅堂楼宇,假山水塘,一应俱全。其中有一幢“藏书楼”,是两层木质构建,其中楼门的一幅对联就是金大侠的书名对联,很多游人就在对联前揣测书名,藏书楼里面陈列着金大侠各种不同版本的武侠小说,有的是香港商务印书馆版的,有的是国内版本,还有香港明报的连载节选。记得第一次看大侠的小说,大约是三十多年前,是武林杂志的节选连载,是《射雕英雄传》中的《江南七侠》和《黑风双煞》,当时的感觉那武功描述可是惟妙惟肖,恍如眼见,忍不住就想一天练成绝世武功。院墙上刻画着大侠小说的砖雕壁画,我们看到的《神雕侠侣》,《鹿鼎记》,《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等等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