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的厦门现代都市之旅,在家休整一天,这宝贵的公休时间,让我仍然浮想联翩。虽然厦门是美丽的,但是于我,更盼望体验农家的休闲。自己带队,把儿子和老爸老妈都带上—不得不说此行很受渔的诱惑,她曾经描绘的那个美丽的塔下,从去年开始就成了我的念想。 临行是忐忑的,毕竟自己从网上联系的住宿,虽然口碑相当不错。店家的名字也是我选择的理由之一,老墙农家乐,让我喜欢,符合我此行的目的,我不是要去看土楼,我想在农家休闲,顺便让儿子体验生活,好歹让他看看种在地上的禾苗、甘蔗、瓜呀菜呀什么的。儿子对于此行没什么反应,只问了我一句:“南靖有没有电梯?”—看样子离他的期望值是天差地别呢。老板很贴心地帮我设计路程,让我打车过去,再叫本地的车来接,费用比包车直到目的地省了一半。 渐行渐远,景色也清楚起来,扑入眼帘的是干净的绿色。 本地的师傅很热心地问我此行的目的地,但是当听到我说是从网上联系店家,闪烁其词地给我一个不置可否的评价,说自己感受,让我的心提了起来。更糟糕的是,直到这时候我才知道我要去的不是塔下,而是云水谣—根据这个师傅的说法,塔下风光比云水谣好多了。--稍有犹豫,坚持最初的安排,还是叫师傅带到了目的地。 接车的是小简很年轻,有一双大眼睛和热情的笑容,一看就让人很亲切,打消了我的不安。 下了车,迎面就是一副水墨画。

走过长长的木板桥,桥下可以看到湍急流过的河水,河岸两边三五成群写生的画院学生。

很喜欢小简家的门,绿色的瓜秧爬在墙头,竹篱笆半掩,大红的门联贴在木门上。在这样朴素的绿色和土黄色中,很难再找到另外的装饰可以比一副鲜艳的红春联更能点缀得恰到好处!

进了门,是个很典型的农家小院,右边一棵橄榄树,挂着果,左边是几陇地,种着瓜和菜,叶子肥大,丝瓜开着黄花,阳光下灿烂着。右边是我们住的地方,小简家人住在一层,我们住二层。房间是新盖的,不大,还是朴素的木门、木楼梯、木地板、漆油漆的木桌子,但是干净整洁。小简麻利地换了新床单。正是午饭时间,吃饭问题之前问过,听从安排,因为是农家菜,院子里摘什么就吃什么,在这里,很感叹一把普通的青菜,都可以在简婆婆的妙手下吃出特别的味道,连老爸老妈也夸好吃!简婆婆谦虚地说不是手艺好,是菜本身好,自家种的。他们和我们吃同样的饭菜。吃饭间来了两只狗,一只叫黑鼻、一只叫小白,儿子乐开了花。幸好狗狗都很安静,我很担心儿子的不懂事激怒狗狗。简家有三个小朋友,最大的和儿子差不多。儿子去光顾了他们的儿童天地,自家搭了个小小的秋千和滑梯。

中午儿子又兴奋得睡不着觉,两点多我就把他带了下来,简婆婆正在准备吃的。看见儿子下来,怕他无聊,就带他去后院看白兔—一只大白兔,红色的眼睛。儿子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兔子,很兴奋地问我,为什么兔子的眼睛是红色的?随后简婆婆又把一口大水缸盖子掀开,里面养了三只竹鼠。这竹鼠立马收买了儿子的心,简婆婆抓了两只放到竹筐里带出来让儿子玩,儿子给竹鼠取了个奇怪的名字:“垃圾”。大中午的,他来来去去就把草掀开叫竹鼠,看兔子,尖叫着、兴奋不已。

下午逛云水谣。土楼就看了和贵楼,感觉远观比近看好,里面布满了小摊贩,不喜欢!

然后沿着河边走,去看古道、大水车。

硕大的鹅卵石铺成的路,足有二三十米树冠的古榕临水而立,短短的距离就有十棵,丰茂的树叶,让我欢喜不已。在树下小坐,虽是夕阳西照,在树下和风习习,三五的闲聊的本地人,和外地来的观光客。因为不是周末,多数是写生的学生,画风景的人在我的眼里也成了风景。一直对景区的商贩戒备,询价下却发现这里民风的淳朴。饮料和我们平常买的价格一样,卖东西的人却有着热情的笑容,无论你买或者不买,他们都很高兴地和你对话,从容不迫,不亢不卑,在这样的时光里,有一瞬间我羡慕起他们,似乎于他们,做生意是附属的,能够在这树、这水、这岸坐着,才是他们的人生。原来,这里真正的名字叫长教,因了《云水谣》这部影片在这里拍摄而闻名,可是村里的人还是称长教,这里的水、榕树是一直就在这里默默无闻地美丽着,好一个世外桃源!

晚上因了一场雨,因了带孩子的缘故,我没有去看夜晚的古榕和河水,想来是凉爽而惬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