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先看看别的,等队伍人少些再去看,谁知这队伍就没短过,而且还越来越长,于是赶紧排起队来。这个队伍是看毛公鼎,翠玉白菜和肉形石,排队秩序很好,大约20分钟就可以排到了。

我去台湾之前,专门找了周兵著的《台北故宫》一书看过。因为日本侵略而离开北京的文物,辗转多地后却再也没能返回北京。期间各种人物对国宝的保护倾注的精力和表现出的为己任的精神让人敬佩。了解过珍宝的颠沛经历,再看到文物都保存如此之好,不禁对这些当年保存了中华文明的人们更添敬意。

我听说台北故宫有文物超过60万件,展示地点却太小,大概每三个月要轮换一批展品。如果一个人想穷尽故宫所有文物,他最少需要坚持每三个月去故宫一次,连续花上三十年。在故宫,我尽可能地把每个馆都走一遍,徜徉在华夏文明的珍宝间是一种神奇的感觉。我一直感慨中华文明在那么长的时间里对美的极致追求,为什么现在却那样随意?

因为在故宫呆得舍不得出来,所以中饭只有在故宫里解决。故宫四楼一部分称作“三希堂“,是一家餐厅。三希堂来自乾隆皇帝的书房名,想想在皇帝的书房里吃饭就有一种暴爽的感觉。这家餐厅的设计遵循了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内部陈设也很有”书房“的感觉。坐在靠窗的位置还可以看到围绕故宫的群山。

其实我很想点一份听到的”酸菜猪肉锅“,这是听到的某导游介绍故宫三宝的说法。不过这里的经营者可没把这当商机,也许那天有个东北老板了,这个菜才可以期待下。不过真要这么做了,我还是会觉得怪怪得,好像哪里不对。没有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也许才是故宫成为故宫的原因吧!

午饭后我还在故宫里转了很久。故宫里正有唐寅展,想想以前看一副都困难,突然看到这个厅全是唐伯虎点真迹,那是啥感受?我突然觉得唐寅不过如此嘛!唉,人真是不能惯啊,我这就是被惯坏的典型。

故宫用了太多时间,下一站快赶不上了。我也知道故宫原本就是看不完的,所以还是出来吧。离开前,再拍一张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