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点20分起床,整理行李,洗漱完便退房,下楼吃完早餐,直奔只有几百米近的九江火车站。这趟班次只晚点八分钟,还算幸运。

到宿松时,上来一位大爷,坐在我身边。他一上车就急着要去补票,说没买到去合肥的票,我告诉他在8号车厢补票。等火车开动了,老大爷去补票,回来时我瞄了一下他的票,好像写的是宿松到合肥。我感觉不对,便让他给我看一下他的票。老大爷掏出补的票给我看,我没看错,补的是宿松到合肥。我对老大爷说:“把之前的票给我看下。”老大爷掏出之前的票给我看,写的是宿松到太湖。太湖是安徽省太湖县,宿松下一站就是。我对老大爷说你补错了,应该是补太湖到合肥的票。老大爷一听,对比两张票看了下,醒悟过来,确实补错了票,等于多花了宿松到太湖的九元钱。他开始说算了,我让他再去一趟8号车厢,看补票员能不能退给他。老大爷听了我的话,拿好票站起身走了出去。等他回来时,高兴地说补票员给他退了八块钱。我重新看了下他的票,换了新的,写的是太湖到合肥。这回没错了。

10点半到了安庆西,这个站属于怀宁县。要去安庆得坐大巴,15元,11点半左右到达安庆市。清商在上班,小游到车站来接我。热浪袭人,12点多钟的时候接到小游电话,然后我望向车站另一头,一个高大的蓝衣服戴眼镜的小帅哥向这边走来。我电话一挂,他电话也挂了。果然是他。跟游侠儿认识于2005年,他是湖南张家界人,80后,实名晏炎,《九野采苹录》作者之一。辗转过广东、浙江、北京,最后在安徽安庆落脚。小游是个琴痴,几年前在浙江拜师学习古琴,现在他不但弹得一手好琴,还会斫琴,听说也收了徒弟教习古琴。基本不喝酒,也不大爱说话,喜欢弹琴听曲、品茶读诗。其品性感觉跟红楼梦的妙玉相似,爱干净,好文雅。

到了小游租住的公寓里,天啦,六楼,这么大热天爬上去早是一身大汗。客厅侧面的木楼梯下挂着四张古琴、一把古剑,两张琴还没上弦。两套琴桌,一张放在客厅,一张放在卧室。小游说他们刚搬过来才几天,花300元请搬家公司搬的。我们休息了下,然后下楼吃午饭。点了两份菜,一支啤酒,小游只喝了一杯多就不肯喝了。其间耳旁响起了悦耳的曲子,原来是老板娘唱的,我们夸她唱得好,她笑一笑,就不唱了。安庆是戏曲之乡,京剧发源地和黄梅戏的故乡。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靠的就是悠久的戏曲文化。

饭后,上楼睡午觉。一睡就睡到4点多,因为这几天都睡得晚又起得早。起来后,小游带我下楼逛了一圈,赵朴初故居关了门,不让进,便打算明天再来。

晚上6点多时,夜雨清商回来了。清商姓吴,生于80年代末,帅气斯文,认识时间不算长。他跟小游合租这套公寓。一进门不久,清商就翻箱倒柜,找他的《白香词谱》,翻找过程中,频频拿出他收藏的好书向我显摆,我除了羡慕还是羡慕。他说之前的房子有书架,现在搬家过来暂时没地方放书,都原装打包堆在纸箱中。工作忙,也没时间看诗词了。

吃过晚饭,改换清商带我出去逛,首先去了他的母校安庆师范学院,里面有一个书院,创办于清代,叫敬敷书院,一般不开放。敬敷一词语出《尚书•舜典》,意为恭敬地布施教化。清代桐城派领袖刘大櫆、姚鼐等作家曾在此主持讲学。离开安庆师范学院,我们沿着菱湖公园走了一圈,歇歇停停,湖风拂面,好不凉快。清商一路给我介绍安庆的历史和文化,讲得头头是道。安庆早年是安徽最重要的城市,一度成为省会,后来随着水运的式微铁路的兴起而落了势。

在公园长椅上,我们坐在柳树和桃树边,清商问我为什么柳树边一般要种桃树呢。我说不知道。他告诉我,柳树比较阴寒,柳树多的地方阴气重,而桃树喜阳,古代道士使用的一般都是桃木剑、桃符等。我听了恍然大悟,又长了见识。

风尘妖刀曾在日志里说小游、清商似魏晋人,今日有缘得见,果然不虚。在他们面前,我感觉自己俗不可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