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半的汽车,所以闹钟定在六点二十分。昨晚睡得很早,九点半睡觉,十点半才睡着,因为隔壁在开会。墙壁不隔音,所以门外大声说话都听得很清楚。大家一定纳闷,怎么有人深夜开会啊,我也纳闷呢,从他们的掌声可以听出来,大概有七八个人。在小旅馆开会,到底是什么团伙呢,令人遐想。拜托中国的科学家多努力,发明出便宜得像大米一样的隔音墙来,那么这些旅馆房间就不会像一个集市上隔着几块门板的门面了。

半夜一点多偏偏又因为做噩梦而醒来,然后睡不着啦,脑子里想着度母殿门口乞讨的藏族老奶奶和她的小孙女,于是从背包里取出纸笔,刷刷写起诗来。一个钟头后继续睡。

退房时,天色还刚蒙蒙亮,路灯辉煌,居然找不到一家早餐店,要是在家乡,这个时候早餐随处可见了。走到车站,发现旁边有家超市,进去买了一袋类似牛奶的饮料,看到还有月饼,便买了一袋,只有五仁的,没得挑。貌似这边中秋节气氛不够浓烈,多民族地区,习俗不统一,也在情理之中。

7点半准时发车,这趟车发往青海湖二郎剑景区,车上人不多,只有二十来个,淡季不提前买票也可。西宁距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大概有150来公里,汽车走的高速,过日月山后,进入一片大雾区,一个多小时后,便看到了一大片草原,不知比坝上草原大多少倍,远处的祁连山脉非常雄壮,横列在天边,公路两旁绵羊、牦牛很多,牦牛我还是第一次见。一个游客在车上指着车前的公路喊了声:“看,牛在过马路!”大家都朝前看去,不禁笑了,那只晃着庞大身躯悠然过路的黑色动物不是什么牛,而是一只大藏獒。

九点三十多分的时候,我看到了湖,开始只是一个小湖,在它后面,忽然就展现开一条朦朦胧胧的青色水际线。随着客车的前进,整个车厢右面全被草原下的湖水占据了。太阳老老实实躲在云层里,只偶尔探出一下脑袋。所以今天大半天都是阴天,蓝天少见。

下了车,买好票,门票100元,然后开始漫步。青海湖处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大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比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多出1000多平方公里。鄱阳湖是3150多平方公里,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是2820平方公里。青海湖海拔在3200米左右,湖附近的大山顶部终年积雪,我在车上有幸看到了。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南部的大山叫千卜录山,俗称青海南山,主峰赛日钦海拔4538米,是当地人心目中的神山。漫步在湖边,回头一望,就能看到高高的青海南山如一道屏障竖立在南天。听有些资深游客说如果天气好,阳光照在山上,非常美。今天天阴,山色并不明朗。如果有机会的话,选择一个好天气,徒步翻上青海南山,到山顶上看青海湖,肯定巨享受。

青海湖边栖息着很多水鸟,现在最多的是棕头鸥,很多候鸟已经飞到南方去过冬了。棕头鸥头部是棕红色,身体是白色,很漂亮,它们飞翔的姿势丝毫不亚于白鹭。站在湖边,望着前方浩无边际的湖面,心情特别舒旷,湖心是浅浅的青色,青海,意为青色的海。青海省因为这个湖而得名。

这里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诗歌节。在湖边有一个诗歌广场,上面砌了一座诗歌墙,上面有历届获奖者的石刻头像和介绍,还有参加诗歌节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签名墙,我看到了郑愁予、屠岸、谢冕、食指等人的签名,字迹都做了阴刻处理。在墙上,看到有人用黑色马克笔写了“昌耀您好”四个醒目的大字,看来是游客写上去的,跟我一样,肯定也是昌耀的粉丝。诗歌墙两旁是各国各族的史诗雕塑作品,两边各12座雕像,左边12座雕像中间立着一块诗碑,刻着昌耀的名作《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