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三清山不远的地方,有个静谧的小山村:岭头山村。从三清山下来,住进农家小院,放下行囊,面对满目葱茏的山野,溪水潺潺绕村过,炊烟袅袅飘山间。我们就像是从前的抗日队伍,刚从硝烟弥漫的战场撤下来一样,来到这个群山环抱的大后方村子里休整,身心感觉是那么的放松、惬意,仿佛走进了一段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里。岭头山村,这个赣东北默默无闻的小村落,这些年因为着力开发乡村旅游,已经渐渐的被外人所知。
小山村里,家家户户都是石头房子,青灰瓦片屋顶,朴拙自然,这是村民们就地取材,捡拾山间的碎石砌成,有一种和谐的美。
在村中小道信步走来,可以看见许多农舍檐下悬挂的腊肉,那可是山里人家自制的美味。
随便走进一个小院,木栅栏,木板墙,玫红的门联已经褪色,三两只鸡,逍遥自在的绕着正在削土豆的老阿嫲身前觅食,一幅安逸的乡村人家的画面。
我们和老阿嫲聊了起来,原来,他们老夫妻俩都已经80几岁了,没看出来,真是好山好水养好人哪!看到我们的相机都对着自己拍,老阿嫲索性放下手里的活计,喊来老伴儿一起坐在墙根儿,笑咪咪的让我们拍个够。
村子里多见老人,他们在一起唠嗑,做家务。年轻人现如今在这样的山村里是待不住的,外面的世界太精彩,都出去打工去了。
一户人家门口,我们遇见了正在做豆腐的老两口。
在客厅里,摆着一条结实的长凳,放上石磨,老伯推起了磨盘,大妈寻机放进水泡过的豆子,动作娴熟,配合默契。我们的小伙伴看着好玩,也上去试了一把,没想到看人家磨的轻松,自己磨起来却磕磕碰碰的,还把人家木头磨把给弄断了。。。
邻居家的大叔,安静的坐在家门口,看着我们走过来,走过去,手上的烟点燃着,偶尔吸上一口,又沉默的看向远方。
村后有条从山上引山泉下来的竹水槽,有个小姑娘提着菜篮子在这里洗菜。
再走几步,有个老篾匠在自家门口破竹子编筐,一根竹子被破成了数根细长的竹条,抽拉之间,力道流畅。
老篾匠专心致志的干活,完全忽略了我们的存在。
这位花白头发的老阿嫲还绑了两条精致的辫子,我想,在她还是年轻姑娘家的时候,就这么扎辫子了吧?辫子一年一年的扎,容颜一年一年的老去,却兀自浑然不觉。
穿过村道,上坡拐弯,见几位壮汉正在高举木桩奋力打糍粑。原谅我看到这场面,脑子却走神了:很久以前的某年大年初一午后,开车转到了永安的贡川古镇,饥肠辘辘的我却满镇子找不到吃饭的地方,迎面撞见的就是这样的画面,几个汉子一上一下的打糍粑,记忆和现实重合了。
打好的糯米糍粑,捏成一小团,再裹上花生沫沫和糖,就大功告成了。看后面那几个孩子的馋样儿!
我和伙伴们品尝了糍粑,不远处的人家,又在招呼着包粽子呢。刚过去的端午节,各式的粽子在我们的嘴里还余味袅袅。这里,村人们包的粽子也大同小异。
在村子来转来转去,家家户户忙活的热气腾腾,就像是过节一样,我们不光吃了糍粑,就看那么多好吃的也快看饱了。赶紧离开那些吃的,继续走走吧。
孩子们在村道里肆意的奔跑,房前屋后响彻着他们的快乐的笑声、喧闹声。
石头房子墙下,摆着一个一个木桶,还用铁锅木板石块覆盖着,这是什么呢?
房子的后面也有这样的木桶,仔细一看,好多小蜜蜂飞进飞出的,原来,这是村民们自己养的土蜜蜂。
村口地里,几位老汉在各自的田里劳作,看庄稼的模样,貌似是玉米苗。
山野翠绿,沁人心脾。
最爱这样的田园生活,虽然,真让我们来过这样的生活,我们还不一定能过的下去。
相亲相爱,互相喂食。鸟儿们有着远比人类更真实的信任,更简单的幸福,更多的自由飞翔的快乐。
跟着当地的朋友穿过山涧峡谷,去看瀑布。
在幽静的森林山谷里,居然隐藏着这处小瀑布,水汽四溅,凉气扑鼻。找个礁石坐下,听水流的声音,心里可以如此安静。
在回村的路上,遇见一位姑娘,独自坐在溪水边的礁石上玩手机。打过招呼,擦肩而过。走远了,回头一看,她仍然坐在那里,和渐渐笼罩的山间暮色,融为了一体。
在自然的怀抱里,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