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惨烈的一页。为了切断当时国际援华物资的唯一通道——滇缅公路,日寇从东南亚反抄中国的大后方,企图攻占云南、威胁重庆,迫使中国就范。1942年5月,日寇的铁蹄踏上了滇西的土地,腾冲就此沦陷。5月5日,中国军队及时炸毁了怒江上的惠通桥,才将沿滇缅公路进犯的日军阻击在了怒江西岸,从此两军在怒江东西两岸对峙长达两年之久。

1944年5月,为策应中、英、印联军对缅北日军的反攻,重新打通滇缅公路,收复怒江以西的失地,据守怒江东岸的中国远征军发动了滇西反攻战役。1944年5月,远征军便以二十集团军6个师的兵力实施腾冲反攻战。腾冲城是滇西最坚固的城池,兼有来凤山作为屏障,两地互为依托。日军经过两年多的据守,在两地筑有坚固工事及堡垒群,准备了充足的粮弹。据统计,从1944年5月11日远征军20集团军强渡怒江至9月14日攻克腾冲城,历时127天,所历大小战役达40余次,毙敌6000余名,国军第二十集团军共阵亡9168人,最终收复了腾冲,使腾冲成为滇西最早光复的县城。

在战役结束后,时任国民政府委员兼云贵监察使的李根源倡议兴建陵园以祭悼国军阵亡将士。

此后在印度华侨的援助下开始修建墓园,于1945年7月7日正式落成。李根源根据《楚辞》中的“国殇”一篇,为之起名为“国殇墓园”。

国殇园的正门虽然少了许多气派,但绝不失其应有的肃穆

从墓园门口到纪念堂的甬道边苍松翠柏环抱,将整个陵园衬映的格外庄严

“碧血千秋”,纪念堂前的四个题字诠释了长眠于此的近4000烈士的英勇伟绩

满园的鲜花祭奠着烈士的英灵

纪念堂摆满了来自全国各界前来祭扫后献上的鲜花和花圈

长眠在国殇园中军衔的最高的将领寸性奇中将的墓碑

长眠在国殇园中的远征军第二十军阵亡校级以上军衔将领的墓碑及“阵亡将士纪念碑”

纪念堂一侧是长眠在滇西热土上的19位飞虎队烈士的墓碑

烈士,安息吧!

回眼国殇墓园,“河岳英灵”的金匾高悬于纪念堂之上,9168名烈士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篇悲壮的历史血书,这部血书不仅仅属于腾冲,也不仅仅属于国人,它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历史的错误,不能重犯;民族的耻辱,不能忘记!

烈士,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