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是我行走的第1个国家,这次出去可以说有些改变我世界观的旅行,由于亚航的机票太给力,我以后更多地停留于东南亚.

马来西亚之行,也许是我全部行走中最简单、最随意、最波澜不惊的一次。我背着我有史以来最轻便的行李,在一个到处可以说中文的国家行走,这里的物价不能说特别低廉,但有不少东西确实便宜,换了400马币用了7天,我们选择的吉隆坡、马六甲和槟城的历史文化路线,交通便利,景点集中,不用担心赶不上车、找不到路。7天走下来,非常充实,这趟看似平淡的行程,回味起来,却发现很多需要我们慢慢体会的细节。

当年东南亚经济腾飞的代表之一吉隆坡,有着不输给任何国际大都市的高级商厦和绚丽夜景,也有昏昏暗暗的曲折小巷和嘈杂喧闹的市井人生。占据国际交通咽喉之一马六甲海峡的马六甲城,不大的小镇子让人走一遍就可以放下地图,仿佛每一处门脸都有可以回味的历史。最难忘的槟城,超乎想象的历史遗存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大马只停留一地时的首选,让人甘做回头客的地方。

马来人是这个国家的主导,“一个马来西亚”的口号随处可见。但是伊斯兰文化在马来人身上体现出的并不是包容,与西亚的伊斯兰世界相去甚远,却符合了西方人妖魔化之下的伊斯兰。从清真寺到博物馆,看似与世无争的观光景点无一不渗透着这样的想法。为何马来人害怕华人,为何马来人对历代殖民者举双手歌颂,这是到了马来西亚,才开始思考的问题。

华人是这个国家的脉搏。占人口五分之一的华人,依旧保持着传统的观念,保持着正宗的饮食。他们是大马经济的原动力之一,却从学生的教育起就被差别对待。他们努力融入马来西亚社会,但那些庄重的抗日纪念碑,始终诉说着华人从未失去的风骨。以同胞旅行者的身份站在那里,酸甜苦辣的感慨无时无刻都在涌出。

印度人是这个国家的血肉组成之一。他们的传统像华人一样完整保留,印度教的寺庙虽不像印度国内宗教圣城那样让人叹为观止,却也让第一次见到的旅行者啧啧称奇。这里有最纯粹的印度信仰,有最正宗的印度菜,当然也有最原汁原味的印度人。他们不是马来人眼中的威胁,因此可以像在祖国那样自在随性。

当年郑和下西洋,关于那些航行的猜想延续至今。今天的我们可以坐上飞机,3个小时就从澳门来到这里。西洋的回味之深,让人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