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岗直波八角古碉群景区位于马尔康县城17公里的松岗乡直波村,藏语意为“峡谷口上的官寨”,建于清乾隆年间,为松岗土司建,虽为碉群,实有三碉,碉为石木结构,八角,整体由下向上渐内收呈台锥形。其中一座高29米,一座高41米,另一碉已残。嘉绒地区有“千碉之乡”的美誉,而作为全国文物保护的碉楼却仅此一处。
站立松岗桥头,仰视二碉,一雄踞村北山脊上,一耸峙村中,相距50米。碉为石木结构,八角整体由下向上渐内收尾台锥形,其中一座高31米,如直刺蓝天的无尘墨剑,另一座高28米,如从空而落,玉笋刺空,各有一势。另两碉已残败不堪了。两碉对峙,可敌万军,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据传双碉内有暗道相通,碉底有井可储粮食数月不腐。 对面上坡上的官寨遗址是显赫一时的松岗土司官寨遗址。当时修建的富丽堂皇,所耗人力和才力在当时四土地区来说是“四土之最”,有“布达拉宫第二”之称。可惜,如此美丽、宏伟的建筑其命运同阿房宫一般毁于一场无情的大火。如今所见残缺不全双碉和遗址也算后人来凭吊夕日的一种见证。
直波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碉楼的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同时,碉楼各层墙上开设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








松岗新村,楼房全由国家资助建造


村里的一个寺庙,可惜没有开门。
来自游记最好的时光在路上,去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