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拉迪斯拉发,时间真是很短,了解太少。从一般的介绍中了解到,转型中的斯洛伐克,经济发展在中欧国家中属于中等,相比德国,奥地利等邻国,差了不少。德、奥的人均都在四万以上(欧元)。而捷克、斯洛伐克等不过一万多一点。不过仅从一些表象上看出来,这个地方的人,生活得很安逸,很愉快,对游人也很友善。如果就气候、自然环境,生活的舒适程度讲,小城市生活起来也许更适合老年人。

在城堡参观的时候,曾遇到两个十来岁孩子,看上去像是华人,就主动上去与之找招呼。孩子似乎听得懂中国话,但是并没有回答,通过其眼神,看到了他们的母亲,就与母亲攀谈了起来。他们是温州青田人,来此做生意的。小孩子也都是在斯国出生的。正在此时,小孩子的父亲也赶过来聊天。这一位四十来岁的年轻人,一个劲地劝我把北京的房子卖掉,那笔钱足够在布市买一套别墅。而且是前面有花园,后面有空地,可以种菜的别墅。并且真诚地讲:你看这里的空气多好,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医疗、教育都免费。你到这里,一定能够多活十年。我笑了笑告诉他,一定少活十年!因为我语言不通,与周围人也没有办法交流,一定会憋死。他讲,他们这里有华人协会,在布市有二千多华人,基本上都是做生意的。从语气上看,这一对夫妇在此生活得还挺满意。那位母亲就是一个劲地抱怨,孩子不会说、也不愿意说家乡话。我以为是不会说汉语,她讲,普通话还可以,但是不会讲他们青田话。哈哈,真是中国人的心理。忘不了故土,忘不了母语。

走了这几个中欧的国家,华人的人口与城市的繁华程度似乎是成正比的。前文讲过,在波兰,街上几乎见不到华人,亚洲人都很少。在匈牙利,除了游客之外,也没有见到有什么华人。旅游团去吃饭的餐馆,还有当地人在打工。这与在西欧见到的情况很不一样。在巴黎、在米兰,遇到过很多中国人,有留学的,打工的,也有做生意的。相比原来的东欧国家,经济相对发达的奥地利,华人也相对多一些。不光街上能够看到华人,还遇到不少华人儿童。在维也纳城市公园西南,贝多芬雕像西南侧那橦建筑里就有一所中文学校。在此遇到了几位的来此上学的华人小孩。聊了聊,他们都是在此做生意的华人子女。看了看学校的名字,知道是一所华人开办的中文补习学校。中国人似乎不忘故土,不忘自己的根。几位小孩子,虽然都是在奥地利出生,但中文都说得都非常好。

来中文学校上学的一对姐弟

滑着滑板来上学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