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韩寒在《我所理解的生活》里说过一段话:“你的青春就是一场旅行,一场离自己童年、自己的少年越来越远的旅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跟你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你甚至觉得很孤独,你会受到很多排挤。度假和旅行都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在人生这趟单向旅程里,我们永远都在与上一站背离,并且不再回去。小学的时候,上学的路是在打打闹闹中消逝的半小时;中学的时候,上学的路是偶尔有人结伴的40分钟;大学的时候,上学的路是塞上耳机挨过的2200公里。能够结伴走过一大截路的人越来越少,可需要一个人上路的时间却越来越长。
高考后选择了新疆,在后来的日子里也去过很多地方,发现这个世界也不止是有一点儿不一样。陌生的城市就像迷宫,每个异乡人都在寻找出口,脚步匆匆地追赶着驶向下一站的交通,被排挤也被怀疑,甚至有一点儿悲伤的是,当你迷路的时候,都没人能指给你正确的方向。
城市是战场,每个感到寒冷的人都渴望故乡;可青春没有故乡,每一个义无反顾的人都在流浪;但生活也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许就像韩寒说的,旅行并不能使你从困苦的心境中挣脱出来,可能上路了还是会感到孤独,走远了不过是多看了几眼别致的风景。旅行不会带给突如其来你的蜕变,但谁又能保证你不会遇见几个难忘的人,做过几件难忘的事,从而让你相信:孤独不只属于你、这个世界还有很多面、你的生活也还没有差到极限。我喜欢韩寒的那段话,却不能认同最后一句。但愿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个远方,他不是城市也不是故乡,但却叫你暖得像天上的艳阳。
还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总鼓励我们说,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不会再有人管着你监督你学习。可能当时有很多同学只当这样的鼓励是耳旁风,但我却深信不疑。初中开始向往高中的无忧无虑,高中开始期待大学的自由自在,直到后来才发现,没有人管着的日子只是越来越艰难罢了。这样总是想越过当下往前冲的想法无疑会给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于是2012年9月的日子过得格外的不好,日记本上还记录着那段时间发生的事。在舞蹈上的努力没有被认可,而忙于跳舞的生活使自己在另一个社团的成绩也并不如意,最好的朋友更多的有了自己的生活,而不善表达的我更多的时候只会让五味杂陈的情绪膨胀在心里。
所以顺其自然地,后来的十一就决定出去散散心。也许这样的决定不过是潜意识里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又或者是为想浪荡的自己终于找到了借口。网上的很多鸡汤文都在鼓吹“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而事实的真相是,做出逃离生活的决定和必须回归生活的事实一样使人感到艰难。不过还好,当时只是大二的我,没什么机会成本可言。
So,我在新疆的第二站旅行,便来到了意料之外而又命理之中的【喀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