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在《马恩全集》中写道“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弓箭是早期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它的出现对于早期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看到早在二万八千年前,中华先民便开始利用弓箭战胜猛兽,挑战自然,获得更多的食物来源,为早期人类体质的进化和脑容量的增加提供了物质条件。伴随弓箭的广泛使用,弓箭母题神话成为各民族早期神话传说中的主题;射猎成为早期人类的重要生产方式。
伴随射猎文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木兰秋狝”为代表的射猎典制,历代君王均通过射猎典制强化骑射技艺,磨砺尚武精神。当年清代木兰秋狝,从康熙二十二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40年间,举行围猎活动95次,其规模甚大,从者有皇室子弟、文武大臣、八旗禁卫军、蒙古贵族等,康熙时就已有四五千人,乾隆时人数渐多,常在六七千人以上,最多时达三万之众,除驻京师八旗兵外,各省驻防八旗也要派代表参加。康熙皇帝一生到木兰围场举行秋狝共48次,获虎一百三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狼九十六、鹿数百,通过射猎活动锻炼清代上层统治机构的勇武之气和尚武之风。期间,康熙、乾隆等清朝帝王率军对外抵御沙俄入侵,对内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大小金川之乱,收复台湾,统一四方疆土,巩固西北边陲,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缔造了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来自游记带你穿越弓箭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