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前往【桑耶寺】。桑耶寺位于山南地区扎囊县哈不日神山脚下,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也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桑耶寺是以古代印度婆罗王朝在摩揭陀所建的乌达波寺为蓝本,由莲花生大师主导,历时12年才建造而成。传说在初建时,赤松德赞急于想知道建成后的景象,于是莲花生就从掌中变出了寺院的幻象,赤松德赞看后不禁惊呼“桑耶”(意为“出乎意料”、“不可想象”),后来就把这一声惊呼作为了寺名。主殿周围可见八小洲、日月殿和白黑绿红四塔星罗拱卫,规模宏伟。桑耶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由中心大殿和周围回廊两大部分构成。寺庙的布局是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的结构布局设计,依照密宗的曼陀罗建造。以乌孜大殿为主体,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大殿周围的四大殿表示四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太阳、月亮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两殿,寺庙围墙象征世界外围的铁围山;主殿四周又建红、白、绿、黑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邪魔,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围墙四面各设一座大门,东大门为正门。
乌孜大殿和甬道回廊里绘满了壁画,除了常规题材,围墙中层廊道上还有著名的“西藏史”壁画,画中记载了从远古传说的罗刹女与神猴结合繁衍藏族开始,一直到宗喀巴创立格鲁派,止于9世达赖。壁画长92米,洋洋洒洒,恢弘壮丽,被誉为西藏的“绘画史记”。此外,在大殿的一层和二层有“桑耶寺史记”,2层南侧还有“莲花生传记”等壁画,无不精美绝伦,桑耶寺底层为藏式结构,中层为汉式结构,顶层为印式风格。
【雍布拉康】雍布"意为"母鹿",因扎西次山形似母鹿而得名,[拉康"意为"神殿".雍布拉康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二世纪.松赞干布暑期由宫殿改作寺庙.文成公主初来西藏时每到夏季都会和松赞干布来这里居住.
【昌珠寺】昌珠寺系吐蕃时期第一批兴建的佛教寺庙之一,相传7世纪时由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主持建造。藏语中,昌是鹰、鹞的意思,珠是龙的意思。相传此地在建寺前有一恶龙,被松赞干布化身为大鹏降伏后才得以建寺,故得名。昌珠寺的珍珠唐卡为镇寺之宝,所画的是坚期木尼额松像(观世音菩萨憩息图)。整个唐卡长2米,宽1.2米,共耗珍珠26两(计29026颗),镶嵌钻石一颗,红宝石二颗,蓝宝石一颗,紫宝石0.55两,绿松石0.91两(计185粒),珊瑚4.1两(计1997颗),黄金15.5克。每天吸引许多信徒游客前来观瞻朝拜。寺内还保存着一副由文成公主亲自秀的释迦摩尼唐卡。

桑耶寺 三根经幡表示它的地位

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山下绿油油的山南粮仓

转经筒

昌珠寺

雅鲁藏布江最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