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误了5个小时后以后,终于要登机了。位置靠窗,六点半的机场,夕阳西下,颜色非常美。我想按照原来的计划,我应该已经在河北工程大学里闲逛了吧。应该也是这么美的夕阳。这次航程还挺恐怖的,有一次下降气流让飞机颠簸的非常厉害。厉害的时候,好多女人尖叫的声音,让人恼和人心惶惶。在此之前因为经过一块地带,正好是雷暴雨的中心,我们从侧边飞过。可以看见巨大的云团,在云团里是恐怖的闪电和雷鸣。紫色的闪电在云里面,发出紫色的光。云团就像棉花球一样,非常可爱。这次的飞机餐是我吃过最难吃的飞机餐,鸡肉饭,配的南瓜还有一瓶果汁。长龙航空。 不过空姐很漂亮和空哥真的挺帅的。经过一个半小时,终于着陆了。邯郸两个大字映入眼帘。匆匆拍完照,马上去打的。邯郸机场真的非常小。
因为飞机晚点,怕去大学太晚,本来还打算第二天去的,事实证明当晚去是正确的,因为第二天暴雨。打的让我印象真的不好,司机开口要价80,我就一直砍价。说30,因为他还要带客人,他回50,我依旧坚持30,司机回了句40,马上答应了。毕竟要上了,还在郊外,另外其他人的价格都是一样的。司机也挺爽快的。大学大约在机场10公里以外。车上还搭载了另一个客人,去车站也才50元。不过后来,从大学到火车站也只有10元。
到了河北工程大学已经晚上8点35了。学校黑乎乎一片,几乎看不见人。在门口试着拍了几张照,都失败了。所以进校门地时候保安奇怪的看了我两眼。哈哈哈。一走进校园,第一感觉是好多树,看上去树的年龄都挺大的。粗壮的树干,郁郁葱葱的叶子。但是灯光过于黑暗,只能尽力拍一些照片。走在校园的路上,偶尔会看见老人散步,几对情侣,还有骑着自行车的屌丝小男生。偶尔也能看见特别帅地,但是一开口,正宗的北方口音。
如果白天看的话,教学楼应该挺老旧的。一看时间,接近9点多了。计划9点半离开,因为偌大的校园人挺少的。还是安全第一。一直往北走,人越来越多起来,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旗杆,旗杆的左手边就是主教学楼。门已经锁了。再往外走就是一个闪闪发亮的M。
北门及大M的真正含义。“大M”说的是北一门里边的那个M形的高耸构筑物。那是当年建北门时一起建的,据说方案是建筑系某位老师的手笔,具体设计与承建单位及年月日曾在该“牌坊”下面有刻的字,现在已被去掉了,大概是嫌寒碜。走出北门(稍微远一点)回头望,你会发现,中间的“牌坊”呈M形,西边的门房造型呈字母J形,东边的门房呈G形。其含义是“煤建工”三个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煤建工”就是当时学校名称“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的简称。这就是方案设计者的匠心所在。注意到“M”下面的台子上有水管吗?那是喷泉的水龙头!原方案在想象中是喷泉加彩色灯光照明,夜景非常壮观!可是,建成后那喷泉只喷了两次,第一次喷的时候水花四溅,旁边的路上都没法走人!因为构造不合理,要设喷泉也只能设很小的“水膜”喷泉,可是偏偏要做大喷泉,导致“水灾”。于是马上改造,大家注意看,四角的流水部加设了带排水孔的挡水坎(有的已经没了,还能依稀辨别出痕迹),以为这样就可以防止水花飞溅。等到再次喷水的时候,扬起的水花在微风吹拂之下依旧滋润了十几米范围的路面。自此,喷泉永久“干涸”了。大M上边的那块褐色的“牌子”原来是时钟,自从建成之后指针从来没走过,修了几次还是不走,干脆把指针都拿掉了!上面这张照片乍一看看不出什么,仔细一看还蛮有意思。从光线的角度判断,应当是早上八九点钟,而时钟的指针却指向一点二十!看来这个钟的确不准,或许它根本就不走!
后来学校改名为“河北建筑科技学院”、“河北工程学院”直至现在的“河北工程大学”,永远与那个“煤”字无缘了!那么,为什么没把那个硕大的“M”拆除呢?因为现在有新的解释,MJG以前是“煤建工”的意思,现在由于学校频繁改名,无人熟悉我校,所以MJG可以解释为“没见过”!
晚上的M,闪闪发亮,好多孩子和大人在这边玩儿。走出北门,好多小摊儿,辣串儿,麻辣烫,鸡蛋灌饼,还有奶茶,盖浇饭等等。买了一些水果,也不便宜。时间已经10点了,于是去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