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原名《艾薇塔》,这是庇隆夫人的本名,也有译作《庇隆夫人》,更有把电影主题曲《阿根廷 别为我哭泣》作为电影名字的。电影再现了庇隆夫人的传奇一生。

庇隆夫人出生在一个贫寒的穷裁缝家里,是一个有钱的农庄主的私生子。因为记恨抛弃她们母女的农庄主,她发誓要作阿根廷的大人物。她进入演艺界,成为混迹布宜诺斯上流社会的交际花,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后来成为阿根廷总统的庇隆上校。她曾奋不顾身营救身陷囹圄的丈夫,帮助他竞选成功当上总统;她曾大规模的进行全国巡讲,宣传丈夫的庇隆主义,为穷苦大众、失业者、单亲家庭、未婚母亲、无家可归者、无所依靠的老人谋福利,得到大多数阿根廷民众的狂热支持。当她站在总统府阳台演讲时,成千上万群众如潮水般涌在总统府门前,高呼“艾薇塔”的声音甚至超出“庇隆”。 百姓将她视为偶像,穷人将她视为救星。在很多人家中,艾薇塔的画像与耶稣像并排贴在墙上。

然而,红颜薄命,33 岁的庇隆夫人就因癌症去世了。当晚,阿根廷国家电台的广播员声音哽咽地向全国宣布:“艾薇塔·贝隆———国家灵魂,民族的精神领袖逝世。”阿根廷的生活停止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阿根廷人从四面八方涌向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不少人长途跋涉数千公里,只是为了送别他们心目中的“玫瑰”。吊丧那天,70万人向艾薇塔的灵柩致哀,人们反复喊着“艾薇塔”的名字,有的人当场哭晕过去,有的拼命去吻她的玻璃棺,16人因为挤撞而丧生。政府为平息局势,不得不出动军队维持秩序。为了哀悼她的离去,政府宣布全国服丧。

二十多年后,英国音乐剧作家安德鲁.韦伯根据她的生平写成了音乐剧《艾薇塔》,其中的主题曲《阿根廷 别为我哭泣》立刻风靡了全世界,成为不朽名曲。这位作曲家韦伯可是了得,出自他笔下的音乐剧《歌剧魅影》,音乐剧《猫》,问世至今三十年了,依然在全世界盛演不衰。

又过了十年,好莱坞把这部不朽的百老汇音乐剧改编成了电影,导演力排众议,大胆的选用风骚性感的歌坛天后麦当娜饰演艾薇塔。此举引起了阿根廷全国的抗议,他们不能接受一个性感歌手来演绎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国母。但是麦当娜成功了,人们最终接受了她,认为这就是他们的国母庇隆夫人,阿根廷政府甚至对摄制组开放了总统府阳台,于是就有了影片最著名的那个桥段:生命即将结束的艾薇塔站在阳台上,面对广场上成千上万的民众,唱起了那段著名的《阿根廷 别为我哭泣》,上万群众演员再次悲痛欲绝,恸哭、嘶喊“艾薇塔”!

电影获得奥斯卡奖,金球奖,原声带获得格莱美奖。

去年巴西世界杯,阿根廷人不敌德国,再次与大力神杯失之交臂,阿根廷球迷们为他们的球队唱起了那动人忧伤的旋律,“至于金钱,以及名利,我未曾奢望。它们是追求的全部,它们不过是幻象,绝非解决的途径。如它们所承诺的那样,答案一直在这,我爱你,希望你也爱我。”正是这首《阿根廷 别为我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