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在酒店附近位于老东门的一个小店吃了价钱6元砂锅米线,吃法可不同于海口,味道也很特别,长见识了。

早餐后收拾行李退房,到凯里汽车站买好到西江大巴车,票价15.5元,有35公里。不定时发车,人满就走。可能我们出发晚了些,到西江的游客已经走了,等了好一会,约10:00,才发车。1小时后,大巴车到达苗寨景区北寨门(还有一处西寨门)。

刚到大门外广场,被盛大的迎宾仪式给震撼了,顾不上买门票,急忙拿出相机拍照。他们身着苗族服装排成两排,男士们吹芦笙,妇女们打着伞随苗曲翩翩起舞,游人也可以和他们一起跳舞,也可以合影。后来才知道他们正在表演“寨佬迎宾十二道拦门酒”,迎接游客。

观看完迎宾仪式,买好门票100元/人、电瓶车票20元/人(可以在寨子里坐4次车)。

进了寨子,电话联系之前已经订好的“阿旺苗家”的老板,约好地点,老板在美食街旁的风雨桥亲自来接,帮我们提重重的行李箱。我们住的酒店在半山腰(观景台的下面),那一片都是酒店和宾馆,均为木结构的吊脚楼,有不同档次的房间,我们选择了带观景阳台的双标间,220元。坐在阳台上,对面山寨风光一览无余,尤其是观赏夜景极佳。

中餐就在“阿旺苗家”,品尝苗家酸汤鱼、米豆腐,味道还不错。

餐后稍事休息,也就是下午了,拎着相机到寨子里到处走走,顺着古街(仿古建筑),两边都是商铺,信步到了芦笙广场,好多游客租苗族服装照相,也不贵,10元钱不限时。苗族服装真是美啊。我们正准备离开,远处传来芦笙声,循着声音看到一群穿着苗族服装的男女列队走过来,一边走一边跳,他们是来芦笙广场表演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

表演进行了半个多小时,游客也可以随他们的队伍一起跳,队形、舞步都是有变化的,不过反反复复,游客也是可是学会的。不管跳的好不好看,只要高兴就好。

西江苗寨是由两山夹一河组成,全封闭。一边山开发成了酒店群,一边山是原住民居,也有少量酒店客栈。山不算高,水更不算清,水也少,生活污水甚至直排河中,有点发臭,可惜这条景区中心的河了。

风雨桥:有5座,名称各不同,桥名很奇怪,老乡说,多数字认半边,如僦、岽、哿、铥(许多字电脑打不出来)。后来回来后查字典,得知图片中的是读书桥之意。

古街:景区内主有一条古街和二条沿河街。古街不长,约一公里,有各种店铺。

田园风光:两街汇合之处是“田园风光观光区”。4月稻田还是空空的。

观景平台:在田园风光处坐景区环保车到“观景平台”,据说是苗寨的最高处,一到平台,首先看到的各种长枪短炮的队伍,他们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形,准备拍苗寨的落日美景。趁着天色,我们赶紧拍照吧。这可是观赏苗寨全景的好地方哦。这就是在观景台拍到的全景。

天色晚了,步行下到我们住的“阿旺苗家”,顺道参观这边的各种建筑和民居。

美食街:各种风味小吃,琳琅满目,我还是喜欢苗家糍粑、米豆腐,还有各种风味的土豆。晚餐就是这些小吃给解决了。

长桌宴我们没有吃,很多饭店都有预定,散客要凑够20人才开桌,30一60元/人,10多个菜轮番上。旅游团来此地多半要安排。

民俗风情晚会:20:30,在“表演场”观看了“美丽西江——民俗风情晚会”。票是酒店老板打电话预约,专人送来的房间的,80元/张。表演很有特色,苗家风情、服饰、音乐、舞蹈应有尽有,和观众互动性很强,值得一看。一个半小时后,演出结束,就在河边走走逛逛。回到“阿旺苗家”欣赏夜景。夜色中,依山而建的层层吊脚楼挂满了彩灯,别有风味。

因为周末,到处都是人,少了一份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