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黑纱笼罩下的国家深深吸引了我,那时候的吸引,仅仅源于神秘。
从未想过,在炎热的中东竟会有白皑皑的雪山,童话般的秋色,有如此丰富多变的自然景观;
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在伊朗的郊外野餐,在这个禁酒的国家偷偷地喝伊朗人自酿的葡萄酒;
从未想过,在伊朗的深山里,在雪山下秋色如画的小村庄,传统澡堂里泡温泉也可以很浪漫;
从未想过,在伊朗竟然一尝当明星的感觉,一路上无数的人和我们SAY HI,见到我们超兴奋;
从未想过,会在这样一个神秘的国家,卷入一场刑事案件,伊朗警察和司法高效让我们惊叹……
在伊朗旅行,绝对是一场奇遇。
古波斯帝国,世界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超级大国,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横跨到印度,今天的土耳其、希腊、巴基斯坦和印度西部地区都在2500年前的波斯帝国的疆域内。也许是悠久的文明底蕴,伊朗人对美国的妖魔化从未低下骄傲的头颅,追求的是一种有尊严的和平;也许是相同的大国情节,伊朗人对中国人非常友好和尊重,表达的是一种惺惺相惜的情谊。一路上,无数的人问我们来自哪里,我们答“CHINA”,他们一脸茫然,但当我们答“qin”时,他们露出的绝对是热情和敬仰的笑容。
我们从“秦”而来,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丝路通商的驼铃声声……
如果不是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巴列维国王也许会按照美国的模式去塑造“现代化”的伊朗,伊朗不会是在宗教领袖领导下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现在的伊朗,到处都可以看到宗教领袖的照片,宗教领袖才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以前是伊斯兰革命首领霍梅尼,现在是哈梅内伊;总统虽为国家元首,但政治地位和权力均在宗教领袖之下。
如果不是1979年美国允许患癌的巴列维赴美治疗,伊斯兰政权不至于发动学生占领美国大使馆,扣押近60名外交人员长达444天,美伊关系不至于由盟友变成仇敌,伊朗不会一夜之间从和美国的“蜜月期”转变成美国眼中的“邪恶轴心国”。时任总统内贾德就是当年人质事件的学生领袖之一。
但传奇故事之下,伊朗依然美好,德黑兰无需逃离。
由于伊朗核问题,这个国家一直成为国际新闻的热点,在我们出发前,几乎每周都有美国要攻击伊朗的消息,战争仿佛一触即发,我们只有每天都在祈祷:伊朗挺住,内贾德挺住。也是第一次,不敢和家里人说明真实的去向,因为媒体里的伊朗仿佛是恐怖和危险的代言词,实在不愿意他们担心。但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放眼所见只有清真寺里的安宁虔诚、波斯玫瑰的浪漫绽放,以及伊朗人的知书识礼。这是一块宗教融入了灵魂的土地,宗教也许带来了不同民族、不同派系之间的争夺和较量,伊朗核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关于保持中东四大主体民族: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犹太人的势力均衡的问题,但宗教同样带来了璀璨天成的建筑设计和撼动人心的净化力量。
世界的真相不在所谓的主流媒体,而在自己的眼睛。
第一次的长途旅行便是从西安甘肃走到新疆,如今得以继走过罗马威尼斯后,又来到波斯,终算看过丝路上最为耀眼的三颗明珠,当我站在千年丝路重镇Kharanaq,看着斜阳暖暖地照在这片已经荒废却仍如同《一千零一夜》故事里描述的古老村落时,那是一种历史厚重和童话场景交织带来的复杂情感。丝绸之路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而伊朗就位于这条商路的中心,丝路文明的核心离不开设拉子、亚兹德和伊斯法罕,虽是间隔了11年,在这个灿烂秋日,终是得以继续我的丝路之旅,这一次,戴着头巾去旅行,去看看霍梅尼引导下“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伊朗,真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