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是以寺养寺的,不外出化缘。在各经堂供职的阿卡们都接受信众的供养和布施:哈达,酥油,钱米,房屋,无奇不有。塔尔寺内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称为“塔尔寺三绝”,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酥油花相传是当年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联姻时,当地佛教徒为表示尊敬,让公主从长安出发时带来的,一尊佛像前供奉一束酥油花,逐渐在西藏成为习俗,后来传到塔尔寺。
塔尔寺的酥油花塑得非常精巧,形象逼真,堪称一绝。每年冬天,酥油花艺人就开始将纯净的白酥油揉以各色石质矿物染料,塑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树木、飞禽、走兽,有的还组成各种宗教神话故事,到了农历正月十五举行灯节会的时候就被展出,一年一度,成为塔尔寺的盛会。酥油花的珍贵,一方面是工艺的高超,另一方面据说白色的和金色的酥油是因为里面参合了金和银,而且酥油的溶点很低,一般只有13度,以前因为没有空调一到夏天就会化掉。


在塔尔寺的佛学里挂满了布缦,有些已经有4、5百年的历史。虽然斑驳,色泽艳丽,保持经年不褪色。据说,塔尔寺有一张用羊毛编织成的巨大佛像,大的难以想像,可以覆盖这里一旁的一座山头。如果能够很幸运赶上塔尔寺一年一次的晒佛会,那么就可以一睹她的芳容。不过那个时候教徒们会将这里挤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