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厦门,总是海岛的风光,海水湛蓝,海风飞扬,海味夹杂,海天一色,加上“海派”风格的别墅,造就了厦门岛的慢节奏和人文气息,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慕名者,只为住回老别墅,散回海边步。
这样的厦门在厦门岛内尽情演绎,只有到了厦门翔安,一路向东,才有了风味的变化,在清咸的海风中加上了远离城市的自然,房子不再密集高耸,天地在视野里蔓延,无限开阔,尤其是进入大嶝后,自然的味儿一下子出来。大海、田地、渔民、农夫、乡村、集镇……在眼睛里不停穿梭,不觉中让人有了放下喧嚣与浮躁,在此“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向往。
也许对于大多人而言,大嶝的印象还停留在近现代历史上和台湾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去大嶝意义一则重温那段历史,寻找历史留下的痕迹,二则就是逛国家批准的享有对台免税政策的大嶝小镇,买一些台货。有时候幸与不幸真的很难去衡量,这样的历史特征,让人们认识大嶝,也让人们忽略了大嶝本身魅力,而又恰是这种认识和忽略,让大嶝没有在改革开放发展建设的大潮中奔涌前进,保存下了最原始的厦门——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撒网捕鱼、耕耘收获,成为了厦门真正意义上的后花园、最后的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