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这个神秘的字眼,总会营造出一种遥远、空旷、冰冷、孤寂的感觉。

地球上七大洲中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无人定居的大陆——南极洲,总面积近14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根据地质研究,南极洲原是古冈瓦那大陆的核心部分。约1.85亿年前古冈瓦那大陆先后分裂为非洲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澳洲板块并相继与之脱离。约1.35亿年前非洲南美板块一分为二,形成了非洲板块与南美板块。约5500万年前澳洲板块最后从古冈瓦那大陆上断裂下来飘然北上,于是只剩下了南极洲。横贯南极的山脉将大陆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南极洲,面积较大,是古老的地盾,横贯南极的山脉绵延于地盾的边缘;西南极洲面积较小,为褶皱带,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西两部分之间有沉陷地带,从罗斯海(Ross Sea)一直延伸到威德尔海(Weddell Sea)。这里冰原气候终年严寒,绝大部分地区被冰原覆盖,平均2350米的海拔成就其全球“最高洲”的美名。

这个万里冰封的白色星球年降水量比撒哈拉沙漠还稀少,常给人一种荒凉贫瘠之感,实则不然。尽管陆地上放眼望去,这里可谓一毛不拔,除个别苔藓和地衣植物以外,无任何地面植物生存。相反,在厚厚的冰层之下,南极洲拥有丰富的淡水湖泊和山脉系统,那里生活的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又是我们至今尚未能完全认知的世界。海洋里同样生机盎然,海藻、海绵、海星、珊瑚之间生活着大量的磷虾(krill),这种小型生物是南极企鹅、海鸟、海豹、鲸鱼等多种动物的食谱头盘。这里惊人的淡水和丰富的矿产储量、多样的动物资源,一度是旧大陆强国富商眼中的摇钱树。除南极半岛西侧19世纪末陆续出现的捕鲸活动外,南极基本没有人类活动的踪影。

历史上,人类对这片土地并无了解。古希腊哲学家根据平衡原理,猜测在地球的南端肯定有一片冰原之地与北极地区遥相呼应。18世纪起,西方探险家纷纷南下寻找传说中的陆地。1772-1775年,库克船长历经3年首次环南极航行一周,几进极圈但终未发现大陆。此后1个多世纪的帆船时代和英雄时代里,探险家前赴后继探索大陆、征服极点,威德尔、阿德利、罗斯、沙克尔顿、斯考特、阿蒙森等等,有成有败,但全部流芳百世。

探索是征服的前奏,科考的资金来源最终还要将利益流回于政权。随着南极大陆不断被发现,不少国家纷纷对自己发现的领域提出主权要求,如此纯净的大陆被笼罩上纠纷的阴影。1961年6月《南极公约》的通过,冻结了任何一国对南极的主权要求,规定在南极只能以和平目的进行科考活动,明确这个大洲属于全人类。

28个国家的53个科考站终年在这里作业,我们得以日渐了解这个神秘又陌生的大陆。有机会踏上这片净土,才真实地感到这里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深深察觉到它的脆弱。但我始终认为,南极是坚强的,如同百年间来此探险科考的队员一样,他们的韧性和拼搏精神总会相互交融升华,影响着彼此未来的命运,激励着所有愿意将时间和生命贡献给这片极南之地的人,也感染着每一个来过此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