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hold…that a man should strive to the uttermost for his life’s setprize”.(“我认为…一个人应尽其所能地去努力实现生命所赋予他的价值。”)在南乔治亚岛Grytvikin海岸边寂静的山头上矗立着欧内斯特·沙克尔顿(ErnestShackleton)的墓碑,他的墓志铭刻在墓碑的身后,这是沙克尔顿最欣赏的诗人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的语录。在这个墓地中,只有沙克尔顿的墓碑面向南方,那是南极的方向,沙克尔顿一生的追求和向往。
19世纪中后期,南极探险热潮迭起,沙克尔顿正是这个“英雄时代”浪潮中最著名的一员。他四赴南极,却均未成功,或许正是这种悲剧性的事实才更突显了他英雄般的壮举。但可以确定的是,他超凡的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奠定了他无可替代的领导角色,也成就了他流芳百世的美名佳话。
沙克尔顿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附近的一个小镇,有英国血统,在兄妹10人中排行老二,是家族里的第一个男婴。曾在都柏林圣三一大学就读,自幼喜欢读书的他却一直向往冒险的生活。于是,沙克尔顿在16岁便弃文从戎,加入英国皇家海军。超强的社交能力让他在短短几年内就结交了不少航海界的朋友,其中就包括英国南极探险队最大赞助商卢埃林·朗斯塔夫的儿子赛德雷克·朗斯塔夫,也正是通过他的引荐,沙克尔顿才有机会加入南极探险队。在他27岁那年,沙克尔顿跟随“发现号”(Discovery)以三等士官的头衔第一次踏上了远赴南极的征程。这次航行于1901年7月31日从伦敦出发,经开普敦和新西兰,于1902年1月8日抵达南极海域(罗斯海域)。这次航行中,沙克尔顿结识了探险指挥官罗伯特·斯考特,斯考特颇为欣赏沙克尔顿,因此1902年11月2日,斯考特带领沙克尔顿和科学家威尔逊继续向南挺进,他们最终抵达南纬82°17′,突破了历史记录。极端环境下,三人身体也渐渐扛不住,特别是沙克尔顿的身体每况愈下。三人于1903年2月4日终于返回船上,斯考特也下令将沙克尔顿送回英国。于是,沙克尔顿的第一次南极探险也算是“夭折”。
作为这次重要探险队最先返回的队员,沙克尔顿在当时社会上名声四起。回国后,他接受了苏格兰皇家地理协会的职位在此工作,他与艾米丽结为夫妻并有了三个孩子,他还一度参与政治活动,但在1906年英国大选中无功身退。这几年的社会生活并没有让他忘记自己对南极的追求。1907年,沙克尔顿自立计划,准备组织探险征服地理南极和南磁极,并为此游说名流富商已筹集资金。1908年,沙克尔顿率领Nimrod探险船驶向南极。最初,他计划依靠上次探险期间“发现号”在麦克默多海峡建立的基地帮助他完成征服极点的设想,但就在他出发前,斯考特表示该基地是他的工作区,请沙克尔顿不要前往,沙本人也是很绅士的同意了。为履行承诺,沙克尔顿率领他的团队“另辟蹊径”,以求找到进入南极的道路,但冰雪挡路,恶劣的环境让他们无法继续前行。无奈之下,只好相应团队的呼声,沙克尔顿指挥探险船驶向麦克默多海峡,但就在抵达斯考特的“发现号”基地前,冰道阻路,沙克尔顿只好在Hut Point安营扎寨。1908年10月19日,沙克尔顿带领着他的得力助手Frank Wild(被称为沙克尔顿的右手)以及另外2人开始徒步穿越,1个月后他们到达南纬88° 23′,历史上人类涉足世界的最南端,仅距南极点180公里。因食物补给不足,加上大家健康状况恶化,沙克尔顿不得不放弃原计划,尽快折返。这是一场与饥饿和死神的赛跑。Frank Wild体力每况愈下,在他们四人弹尽粮绝之时,沙克尔顿把自己的最后一块饼干递给了Frank,无比感动的Frank在他的航海日志中写下:“世上所有金银财宝都买不来这块饼干,我永远不会忘记沙克尔顿为我做出的这个牺牲。”崇高和伟大也许真的就如此平凡。他们四人最终顺利返回船上,安全离开。
俗话说,事不过三。两次无功而返的经历更激发了沙克尔顿征服南极点的欲望。1914年,他在《泰晤士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广告:
募人,危程,薄薪,苦寒;长及数月,全无天日;险境恒常,生还存疑;倘侥幸功成,唯获誉加赞者也。
这是沙克尔顿提出的极地穿越计划。他准备从威德尔海出发,徒步穿越南极点,最终到达罗斯海。他将这次探险定名为“坚韧号”或“永恒号”(Endurance)。这是他人生的顶峰。Endurance之于沙克尔顿以及全世界的重要意义我也是最近才发现。2014年度大片《星际穿越》,男主驾驶的飞行器正被命名为Endurance。可以说,这个名称已成为探索与拯救的代名词。
“生命虽被夺走了很多,剩下也不少;
虽然我们已经没有从前那样的精力
去战天斗地,但我们还和以前一样——
还有同样的勇气,还有同样的雄心,
虽被时光和命运摧弱,仍有坚强意志
去斗争,去求索,去发现,不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