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什么都没做,只是在客栈喝喝茶,跟老板聊聊天,逗逗猫咪.下午出门逛逛古城而已,休闲的度过了一个微风细雨的日子.客栈的老板是回民,从大城市来到和顺,因为太喜欢当地的民风,毅然辞去了大城市待遇优厚的工作在和顺开了间客栈.老板很喜欢聊天,也很大方好客,客栈有上下两层两个休闲区,茶是免费喝的,小妹妹还会给我们送来水果.据老板说,他十分向往刘禹锡陋室铭中描绘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场景,所以广交朋友,买卖做到这个份上,也算雅致了.窗外细雨,我们谈天说地,时间过得很快.下午雨停,开始逛逛古镇.和顺古镇的美是内在的,美在沉积深厚的儒家文化,美在耕读传家的宗祠文化,美在厚德儒商的济世精神,美在德泽万世的传统智慧.总之,走在古镇的每个角落,路过每一个宗祠,拐进每一条古巷,踏进每一处古宅,你都能体会到深深镌刻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对于儒家文化的推崇,对于祖先的崇敬和对于自然的感恩.在这里,一切都是平顺和谐的,一切都是美好清静的,不知是古镇的名字更衬古镇?还是古镇更衬了这名字?至于我们,一辈子的索求,也无非就是和顺二字吧.腾冲的翡翠是出了名的,而寸家玉则是名牌中的名牌.福盛隆寸家玉是由清末民初翡翠大王寸尊福创立的商号,距今100年的历史了.该店奉行酒香不怕巷子深,决不开大门面,决不开分店,决不开网店,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小小虎算是懂一些翡翠的,不是做广告,寸家玉绝对的价格公道,不信的自己去逛逛.当年的寸老先生,为了抗日战争捐出了八成的财产,这种济世之心真心让人佩服.去福盛隆就感觉是到了家里一样,书画诗酒,谈天喝茶,即使什么都不买也想去坐坐.特别喜欢福盛隆门口的对联:半耕半读半贾,亦农亦儒亦商.中国人对于土地的眷恋是与生俱来的,这种眷恋深入血脉并不断流淌传承.这大概归结于土地的包容吧,它可以包容一个官运不济的文人,使之衣食无忧,亦可以接纳一个血本无归的商人,保其三餐果腹.没落时它敞开怀抱倾其所有,通达时它默语相望不争其辉.我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众多文人名士和巨商大贾最终选择落叶归根认祖归宗,也终于明白耕读传家德泽后人这些看似古董的家训.原来,我们都是有根的,无论我们走的多远,那根牵着我们,必定会,终究会,回到心中的故乡.

想买点特色东西,不妨在和顺买,扎染的花布,麻布衣服,银器玉器都很有特色,不是千篇一律的.小小虎和霞妹妹都没有空手而归,建议大家随意逛逛.晚饭仍然是刘氏农家菜的土锅子,这个土锅子要提前两小时预定,因为汤底至少要熬两小时以上,想随到随吃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所谓的钱不是万能的吧.

客栈的猫咪,悠闲的很

和顺古镇全貌

万顷良田

翠湖藏盛景

留得荷香听雨声

宗祠念先贤

诗书传后人

德厚流千古

天下皆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