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1992年驾车至今,行驶了近70万公里,下面讲述的经历倒是我从不曾感受的:

拍完了,玩美了,7个人上车取暖准备穿过整个塞罕坝从河北那边出景区取道承德回北京。大家在车上欢声笑语地相互观赏各自相机里的照片。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到现在我都得捋捋思路看来怎么表述:

在积雪的林场路面上,公务舱行驶的十分平缓,大家都在忙着看照片,谁都没有准备的时候,突然听见正在驾车的领队懒人低喊了一声:“坏了!”。就在我们还未及抬头察看什么事儿时,就感觉车子在原地360度打转儿失控了,然后在瞬间就冲下路基,高速往沟下滑....

印象里,车子是原地掉了头倒着往坡下冲的,那个几秒钟的时间,没有人能有作为,成龙李连杰来了也没用,除非有导演安排才能化险为夷。

我忘了眼睛是看着什么地方的,但是肯定余光是瞥到大批的小树杈儿被齐刷刷斩断撞击,不敢想象车身得成什么花瓜样了.....

感觉很久,因为其实我一直是在等待着那最后一声的撞击,眯着眼睛甚至是眯着耳朵,......终于,”噹“!.....

公务舱被粗大的树干拦住,静静地瘫在沟下树林间的雪地上。

遗憾的是:当时只顾着急了,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照片资料。

7个人下了车,定了定神儿,(个别的女生还有点兴奋)别慌先分析一下:

第一,有无人员受伤?答案是乐观的

第二,因为是车尾遭受严重撞击,车身被划,反光镜刮掉,但是发动机未受损,还能着车!

第三,我们人多,可以试试自己弄出去,不行的话,懒人围场有朋友可以救援。

第四,白天正午,阳光明媚,视线良好;

第五,车子虽然滑到路基下,但没有倾覆,夹在树林中间,只要能清理雪道

开始吧!

自救?说的容易,救起来?额滴娘呀

4男3女,3男3女在车下,女生基本指不上。公务舱是自动挡4缸2.4排量两驱的,越往上拱侧滑的越厉害,不是树木阻挡,可能自个儿就颠了......

长话短说,不停地试呀不停地推呀不停地拱呀不停地垫呀不停地扫呀,最后用手清理积雪,直到露出黄土,让车子的一侧轮子轧在黄土上,对角儿后面的全部人员齐用力,一片怒吼声后,

车子出来了!!上了马路了!!

我也累趴在雪地上了,不过还是很欣慰,整整两个小时了。

查看一下伤情,毕竟还有四五百公里的路要赶回北京呢

没有后风挡的好处就是拍照视线很好!

再次上车返程,路上有个朋友突然找不到手机了,于是发动其他六个人给他的手机打电话才发现,所有人的手机都没有信号!!

没有后风挡的缺点就不用我说了,天越来越晚,温度越来越低,也别穿塞罕坝林场了,原路返回到多伦县城,找个没关门的小超市,买了一块塑料花桌布和一卷胶带糊在后风挡上,您想想那个模样吧!

反正挡风就行,哈哈,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