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溪觞咏,是“癸已.中国丹霞山汉诗抡元大赛”的一部份,是由广东省韶关市政府主办,雍子诗人网、丹霞山管委会承办,韶关宣传部、文广新局、旅游局及仁化县政府协办的大型文化活动。

“灵溪觞咏”,故名思义,灵溪是指韶关灵溪河森林公园,这里山有桂林之形,水具九寨之秀,冬日艳阳下,层林尽染而漫山锦绣,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岭南四季常青的印象。而觞咏则是效仿古代文人雅士的曲水流觞的呤诗唱咏,将古代盛酒的觞盛上上好的美酒,放入溪之上游,让其随波而流,岸边隔上数米便有三五几位诗人围桌论诗,当盛有美酒的觞流至桌前时,但取而饮之,然后赋诗一首,可以分别吟唱,也可以几人合作一首,然后重新添酒入觞,再放入溪中,让其继续随波而流,当流至下一处时,所在位的人也取而饮之并吟诗一首,如此循环,这种游戏非常古老,逸诗有云:“羽觞随波泛”。

曲水流觞在古代是非常高雅的文化活动,也是比较盛行的诗友活动,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而《兰亭集序》也被称为“禊帖”。

然而近现代以来,特别是白话文普及与汉字繁化简后,由于大多数作家片面追求图书的销售量,作品的点击量,追求经济效益,市面上许多都是一些浮橾的、肤浅的作品,而作为中华国学的诗词歌赋,则慢慢的被人们遗忘了,导致现代社会能看懂老祖宗留下之文化瑰宝的人越来越少,能写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古代律诗之韵词讲究及格律工整使其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种文化的魅力本是民族的骄傲,更是华人的荣光。

本次灵溪觞咏是挖掘丹霞山传统文化的一个诗坛盛会,也是一个弘扬国学、复兴汉诗的文化盛宴,尤其引得全国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必能引起更多国人对古诗这一文化瑰宝的重视与反思,所以渝帆能有幸参加本次活动,也是莫大的荣幸。

以下,便是这次活动的祥细情况:

白衣者均为参加这次活动的入围选手,兰衣者均为书童

边上则是和茶会的沏荷小妹,为大家沏着甘美的香茗。

身着唐装,美丽而认真

盖上印章,颇有大家风范。

忽然间,远处的芦苇丛如同时光隧道中,也穿越出来个汉代美女,正向我们款款而来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合景,中间者是中国著名国学家、雍子诗人网顾问----雍平老先生,边上则是丹霞山管委会的副主任,是本次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讲解即将进行的“灵溪觞咏”的规则。

大家列队前往灵溪

先进行洗手焚香的仪式

感觉是在拍电视剧一样。

活动现场。

大家来到灵溪之畔

活动用的羽觞,现场展示

诗人们围桌而坐,盛酒吟诗,桌是就地取材的腾桌,杯是取自山里的竹杯。

盛满酒后,将羽觞放入灵溪之中

羽觞随溪水缓缓流淌。

到达一桌的时候,书童将其取上

放回桌上。

诗人们现场赋诗

一饮而尽

大家每人一首。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随拍

灵溪边上琴声悠悠,歌声绕梁。

曲水流觞活动继续进行。

诗人取酒

临河而坐的诗人

选手在南方电视台的屏幕前现场吟咏。

展示自己的诗作。

继续采访

琴声悠悠,书声朗朗。

低吟浅唱,乐声悠扬。

现场吟唱。

完全陶醉在这诗情画意中的诗人。

展示诗作。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