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小岛,随着人流走进了鼓浪屿的街道,鼓浪屿上的各种小店多如牛毛,街道两边都是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店铺,我就不一一道来了,您看图吧,倍儿多。喵喵还“随大流”地买了一本鼓浪屿地图册,沿途搜寻相应的小店盖章。紫檀一翻看,那地图册有上百页之多呢,这回有的忙了!
一路逛店、盖章、吃小吃,倒也十分逍遥自在。沿途所见鼓浪屿的建筑多属欧陆风格,一座座小楼经典雅致,宛如一颗颗宝石散落在鼓浪屿这座仙山之上,非常赏心悦目。

出了码头,我们往左一拐弯,就进入了鼓浪屿的街道,街道两旁都是店铺,令人目不暇接。

进了街口,喵喵就被一家小店门口摆着的小人书迷住了。紫檀看她翻得起劲儿,也凑过来一瞧,原来是一本“鼓浪屿地图册”,外形却极像一本厚厚的小人儿书,每一页就是一家店铺,有点另类广告册的意思。喵喵非要卖一本,无奈的紫檀只好默许了。好像是6元一本吧,记不清了。都说“好奇害死猫”,这回真的给好奇的喵喵同学给害死了:有了这本图册,她都快顾不上观光了,一路上只顾的看那些店铺的名字和牌匾了,生怕错过了哪一家店铺的“签证章”了。一条街就走了20分钟,唉!这回真的被套牢了。

忙活了那么久,还是有些收获的,盖了好几十个“签证章”呢。因为有一些店铺没有开门,所以没有盖全。幸亏这样,要不然我们今天就要改为“盖章之旅”了。这倒是有点意思,好像我们在申请什么重大项目似的,要一个一个地盖章呢。这是最有名的两家店铺的“签证章”,都是喵喵自己盖的,还算清楚吧。

这些都是和我家喵喵一样的“图册族”,相比于游览风光,他们好像更热衷于找到图册上的店铺,加盖一个“签证章”,并乐此不疲!

名声远振的奶茶店。

店主:张三疯。憨态可掬,没有一丝疯癫之气呀。

各种纪念品店和小吃店,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神。

比较风雅的小店。

比较市井的传统店铺,迎宾的伙计够和善的吧?!

老字号

街头巷尾都会有这样的冷饮店,走得热了累了,不用担心没用地方补充水分和歇歇脚,方便得很,只要你的荷包足够厚实。

在鼓浪屿龙头路的三岔口,我们偶遇了一种不可错过的小吃“叶氏麻糍”。据说此物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虽已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但小本生意依然固执地盘踞在一辆小摊车,就这么经营了下来。麻糍全是老板“手工制作”的——只见摊主拉出摊车下面的抽屉,取出已经做好的一个个小巧的糯米糍粑团儿,先“用金属小刀把糯米团撑开成口袋状”,然后再塞进好多由花生碎、黑白芝麻碎和糖粉混合成的馅料,随手捏揉成团,最后在黑芝麻里打一个滚儿,一份“麻糍”就做好了。——“熟练”的技术看得人“眼花缭乱”。味道甜而不腻,糯而不粘,芝麻的浓香+花生的油香+糯米的纯香合并成一股迷醉人心的完美异香直入心脾,不能写了,口水都要出来了。总之就是好吃得很。一元钱一个,就让海岛上往来的游客有了一个香甜的回忆。鼓浪屿的这道风景线,据说是“岛上唯一可以占道经营的小摊儿”。这是我们上岛后吃到的第一道小吃,完美的“开门红”!

商铺的房屋大多是西式的,有些还饰有雕花幕墙和罗马柱呢。

来到这个街角右转过去,就暂时离开了喧嚣的商业街,进入了“住宅区”。

住宅区里相比之下就显得非常安静了,绿树掩映下的西洋建筑,让游客们看得真有点眼花缭乱了。

风格有简洁明快的,也有繁复华美的。

无论是哪种风格的建筑,即使它位于幽静的小巷里,也都会有一个满目葱绿的花园环绕在房屋的周围。

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