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境内叫做罗滕堡的小城很多,因而为了彼此区分,这里的全称是陶伯河上游的罗滕堡。陶伯河在小城的西部绕城而过,河谷地带是葡萄种植园,一派田园风光。城里城外的风景结合而成这里的经典,让我们流连忘返,不舍离去。
由于在罗滕堡的第二天,有一整天时间在城内城外游览,因此当日的行程距离比前一天增加很多,是一个大圈子,和昨天的路径一起,基本上涵盖了整个小城的每一个角落。咖啡色的是当日的步行线路。
早晨的天色有点阴沉,今天我们的徒步旅行依旧从步云莱这里开始,昨天是走上面这条通过西巴塔的路,今天走右侧经过考泊尔策勒大门的下坡路。
考泊尔策勒大门上有尖塔,方便瞭望和往下攻击来犯城门的敌军,城门有四道,非常坚固,易守难攻。
这家门前的复活节装饰好漂亮,丰富多彩,鲜花、兔子、彩蛋,五彩缤纷。
城墙边从另外一侧探出头来的连翘花,开得如此烂漫。没有想到连翘花可以开的那么高大繁盛呢!
考泊尔策勒大门的最外侧一道城门,下面就是开阔的陶伯河谷地了。
陶伯河上游的罗滕堡城市徽标。罗滕堡,在德语里的意思是“红色城堡”,所以城徽的红色与城墙、塔楼是城市最鲜活的写照。
从城外的小道上,回首城内的建筑群。城墙的外侧种植着很多梨树和板栗树。不知道德国人吃不吃糖炒栗子,反正满地都是成熟的栗子自然掉落在那里,貌似无人采集。粉白的李花开得正艳。
从山坡往谷底俯瞰,古老的教堂、石砌的拱桥,红色的民居,在绿树间错落有致,美丽的河谷田园风光。
山坡上种满了葡萄树,这里是德国葡萄酒的产地之一,不过初春季节葡萄苗子还没有抽藤,而山坡上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
从古城去到双桥的小路,我们是顺山间的坡道而下,一时间对自己的道路取舍没有信心,路旁在自己葡萄园里劳作的农人热心地主动帮我们指路。与传说中刻板冷漠的德国人形象相左,我们在德国旅行期间遇到的都是热心好客,礼貌温润的朋友。
这就是考泊尔策勒教堂,掩映在李花和嫩柳之间,古老的建筑,发黑的褐色屋顶,无不诉说着它的历史,这间教堂建于1472年到1501年之间。
陶伯河岸边,种植着一片灌木,开满了这样的碎花。
这是山脚下河谷旁的一家农户,经典的德式建筑,精致的小院,悠然见南山的隐世生活,让人艳羡不已。
双桥,建于14世纪,是一座类似罗马高架桥的古老建筑,横跨在陶伯河的两岸,桥上可以通车,使用至今。
阴霾的天空突然飘过一阵雨滴,我们躲进双桥的石拱下躲雨,从桥下回望整个罗滕堡。
双桥和城内建筑的合影。和法国尼姆的嘉德水道桥建筑风格都是一致的,不过那个是用来运水的,这个是用作两岸交通的。
蜿蜒的陶伯河绕着罗滕堡古城外缘曲折北去。与想象中的河谷不同,原以为这里是大河奔流,结果是涓涓细流,更加灵秀,与古城交相辉映。
完成城外景点的观览回到城里。这家居民的窗台上摆放的花坛颇有情趣,除了德国当季的洋水仙等鲜花,还有肉肉植物呢!
门前种植的海棠花艳红,与黄色的墙面形成反差和对比,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西巴塔成为了海棠花的背景,可惜今天上午没有蓝天白云相映衬。
昨天我们只是走过了城墙上栈道的一小部分,今天要完成最大的一圈。我们从城墙的西南角找楼梯登上城楼。这边城墙上的藤蔓不知道是自己长成的,还是有人刻意修剪的,成为了一颗爱心的图案。
罗滕堡不愧为红色城堡,从栈道上看城内连片红色的屋顶。
城墙外原先的护城河,现在已经被修葺成了环城的绿地公园,小桥流水,绿意盎然。
这里是罗滕堡城墙的东南段,是维护得最好的一段,从步云莱附近登上城墙后,一直可以步行到西北角,是长度最长的一段路。
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我们身处罗德拱门上。Rodertor,就是陶伯河上游的罗滕堡古城的东门。罗滕堡是一个拥有完好的城墙的中世纪小城,而一般游客进入罗滕堡都是走的东门,因为从火车站下来,最方便的步行方向就是左转,然后在第一个红绿灯右转,一直笔直走就是老城的东门了。东门楼外有护城河,小桥通过护城河进入城内。城门上有箭楼和瞭望塔,可以在当年监视城外的敌人,并拒敌于城外。城墙上有建垛口,据说当年抗击入侵,是用烧滚烫的沥青浇下去,应该很有效果吧。如今的Rodertor是可以通行车辆的大门,自驾前往罗滕堡的朋友也需要从这个城门入城。
罗滕堡城内的民居座落都很规整,按照城内的道路两旁建造,和城墙平行,每栋建筑都精致漂亮。
从城墙的北部远眺圣雅各布教堂的双塔尖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