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开始了格西活佛与丹增师傅的问答时间。有佛友问格西,什么叫做空性?格西让丹增说,丹增师傅侃侃而谈:空性就是对事物的看法。我们的看法是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产生的六实,六实带来了那个业,痛苦,让我们不能自主。我们学佛,是透过磕头和念经的方式改变之前的六实,再造一个实,而这个实是通往解脱的。爱的心和恨的心都是属于“我执”,而学佛的心是超越实的心,是清净的心,是根除掉执着的心。我们学佛就是在主动选择,控制自己的心。佛友又问,菩萨有没有业力的烦恼?格西说,作为菩萨,他们在入定的时候是没有执着和污染的,当然醒来的时候也有会有一些业力烦恼,学佛就是来根除这些业力烦恼的。格西还强调,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都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是利益自己的还是利益他人的。我们要从利益一切众生做起,从利益身边人做起。三恶道就在起心动念里。我认真地听着他们的交谈,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他们学佛,我学的是心理学,虽然描述出来的语言结构、用词或许不同,但是我们对于事物的理解竟然如此一致。原来佛学与心理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他们说的,我都懂,也都认同;我说的,他们也懂,也很明了。这样的发现,让我觉得佛学其实是一门通往心灵与真相的学问却并不是一个宗教,佛学是解读世界的根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