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过山神之后,激动人心的盛大舞蹈开始了。“六月会”的舞蹈大致分为“拉什则”(神舞)、“勒什则”(龙舞)、“莫合则”(军舞)三大类,每一类由十二、三个节目组成,每一个节目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三类舞蹈中,无论表演哪一种之前,都要由拉哇念经,祷告请神,群众在舞蹈前都要恭恭敬敬地煨桑拜神。

四合吉村以拉什则(神舞)为主。是一个祭祀山神、二郎神、龙神及其他地方保护神的舞蹈,也是一种融本教、佛教、道教等多种信仰为一体的大型祭神民俗庆典活动,目的是祈求各路神灵保佑地方风调雨顺、平安吉祥。

海螺形舞,意为右旋白海螺,是傩舞中的基本旋转方式,如白海螺般地向右旋转。藏族认为海螺旋纹绝大多数向左,只有少量的向右旋,是稀罕难得的吉祥物。众人旋转踏步,祈求吉祥太平。

跳舞时,队伍由法师的独舞、领舞和舞队的分组舞、群体舞组成,一系列舞蹈节目之间则穿插着煨桑、献祭等祭神的活动。

正式参加者是村里所有的男子和年轻未婚的少女,其他人只是观赏者。

歌舞在仪式中是用来献给神灵观赏的,实际是活动中娱神娱人的最重要内容。

村民们既是观众又是演员

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了熏陶

这姐仨的眼睛不够用了

华丽的服饰

踩高跷和汉地意义不一样,体现出了古老的图腾祟拜和少年的英勇无畏。

勒什则(龙舞)。 龙女献摆,有人叫它水神舞。一群未婚姑娘(必须是未婚)身着漂亮藏服,头饰几排波纹状珊瑚串,象征龙头,长长辫子的末梢红绳上翘,以示是龙蛇之尾。优雅的舞姿三步一顿,藏族人叫“摆”。

舞蹈从头至尾只有一种同样的舞步,在鼓点下缓慢地向前走三步,然后举手向四方敬献哈达,神情庄重。 整个舞蹈庄重、飘逸、富有神韵。

龙女”们的头饰平时不能戴,唯结婚、节日活动才可以展示。这种红珊瑚的串珠每串都价格不菲。

按身高和年龄排队,队伍前面是妙龄少女,后半段就是小姑娘和萌娃了。

每一种舞蹈就像献上的一道佳肴,请神们品尝、享受。

三天里,从早到晚,没有冷场的时候,即使众人回家吃午饭的时辰,广场上仍在不停地欢闹。

在“六月会”上,法师的地位是最高的。法师率领村民为神灵舞蹈、呼喊祈祷和赞颂。

六月会办得能否成功,神灵是否高兴,村里村外群众是否满意,法师起了关键作用。

他时而率队起舞,时而占卜打卦,时而降传神谕,俨然是整个仪式的导演,同时也是主角。

法师在广场中央泼洒酸奶和酒

只有取得当地及附近群众认可,再经过有名望的活佛考核,从有关神灵知识、神附体后的言语、举止动作多方审定合格,加持后才被认定为能通神的真正拉哇。 各村的法师是非职业性的,只在村中傩祭时出场,平时劳作、种地和其他村民没有区别,只在本村六月会时尽法师职责,也不收任何报酬,全是在尽义务。

像是某种神灵附体了

献舞者时而举鼓频击,时而背后敲打,时而在下方左右擂动。在领舞者的率领下,众舞者整齐有序的变化出“如意旋宝”“右旋白海螺”“举报财富”等图案。

轻快流畅的步法,豪放舒展的舞姿,变化多端的图形,以及铿锵有力的鼓声展现了无穷的魅力和活力。

舞者手持单面羊皮鼓,鼓面上多绘龙、牡丹、莲花等图案。

这个像是小品

神舞最后的一部分,上百名男女舞者排列整齐,模仿右旋白海螺的样子,不断变换着队形,在阔大的场地上演示着人与神的交会与狂欢。

在祭场上表演舞蹈等节目的同时,神殿内的诵经活动也一直在进行。

台上坐着的是一些有身份的嘉宾

四合吉村的神舞一直要跳3天,每天都重复同样的舞蹈。

藏族、土族人民通过"以舞娱神"这种古老的舞蹈祈求神灵保佑这方土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这是这一古老民间祭祀活动的终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