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路迎宾是侗族对客人最隆重的礼节。侗族吃相思客人来到或者过节有客人的歌队来访,主人要用最隆重的礼节来迎接。其中,拦路迎宾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吃相思是事先有约,过节也可能有歌队客人来访,主人事先做好准备。拦路迎宾的地点在寨门。当听到客人的芦笙声的时候,主人就有了一个信号。迎接客人的青年男女都涌向寨门,众人也同时齐聚村口。主人在寨门用绳子拉起挂上布单,在布单的前面放置各种家具和家什,作为"路障"。如果是吃相思,准备时间比较充足,还用稻草扎成各种人物和牲畜形状,增加"路障"的趣味性。
客人到达村口的时候,三声铁炮响起,主人的芦笙也吹奏起来。双方共同吹奏主人的一曲笙曲,才停下来。主人看清客人的人员后,进入正式的迎接仪式,双方对唱拦路歌。一般是以主人的女歌队和客人的男歌队对唱,如果客人只有女歌队主人才用男歌队来与客人对歌。先唱几段互致问候歌,即进入正题——谜歌。对唱拦路都是主问客答,每答对一首歌,主人收去一件"路障"。当然,主人也不是那么容易"认输",故意采取各种办法(以歌的形式)来"刁难"对方,双方在斗知比谋。拦路歌除了开始有些固定的套路外,其后的主要内容都是双方的歌师即兴创作,既要符合一定的情理,同时要诙谐有趣,都能引起众人的兴趣,让客主双方在欢乐的气氛中认识和了解。
听说,在有些情况下,路障可以有很多重,比如婚礼的时候,可以多达十几重,新郎需要通过一重又一重,才能够最终抱得美人归,想娶侗族姑娘的,现在已经可以开始练习酒量了。我们到达三门塘的时候,进入村寨的唯一的一条路已经被拦住了,一群漂亮的侗族姑娘备好了美酒等着大家。


通过路障的方法有很多,第一是喝酒,第二是喝酒,第三还是喝酒(因为我们不会唱侗歌,虽然很想学)。这里喝酒不是用杯子,而是用牛角,看那容积,觉得我是通不过了,因为不喝不让过,喝了,可能当场就醉了,也不用过了。拦路迎宾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很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