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艺术的奇葩——克差舞

七、八年前看了一部英国BBC的纪录片,译名《天地玄黄》,里面有一段舞蹈很是惊心动魄。今天傍晚,在巴厘岛西部乌鲁哇图海滩高耸的悬崖顶上一块圆形阶梯式小剧场内,在落日海霞映照中,我从头至尾观看了这个名叫"克差"(Kecak)的舞蹈。确切地说,它是一场五幕歌舞剧。

剧的内容取自古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也像《天鹅潮》一样,讲的是王子、公主、魔王之间的纠葛,不过加进了猴王、猴兵与魔兵武斗的情节。几位主角行头装扮华丽魔幻,面具古怪惊悚,似藏戏鬼脸,举手投足得体入戏,扭身转体、一颦一笑酷似我天朝京剧的程式化,就是武打戏太潦草,象顽童厮扭,毫无天朝武动眼花瞭乱的招数。

最震撼人心的是场内50名背景演员的表演。这些路人甲全部是男性,赤裸着赭黑色的上身,胖瘦长短各异,太阳穴和额头涂着白点,右耳上廓夹朵红花,腰间围着黑白相间格子布,盘腿坐在地上,围成三圈,剧中主要人物就在圈内表演。随着情节发展,这些背景演员也或坐或躺或立,不断变化队形。最惊心动魄的是他们坐地上,双手时而伸向前,时而举向天,五指快速抖动,口中始终吼着"恰恰恰"猴子般的呐喊。也有外围四角几人,此领吼彼插唱,多种怪异的呼喊吼叫歌唱,组成叙说情节、配合主角表演的多声部和声,弥漫阳刚彪悍之美。整个歌剧没有一声器乐,全是这些背景演员的人声进行无穷的变化组合。他们是伴舞,也是合唱,还是各种器乐的和声,同时又是大自然各种声音的集中释放。他们是森林中漫步的大象,是树梢上飞跃的猴群,是草地上奔跑的小鹿,是河塘花丛中低吟的鸟叫蛙鸣,是满地窜爬的蚂蚁。他们是森林和深山中的电闪雷呜、暴雨狂风,是赤道上的似火烈日、强烈气旋,是溪水孱孱的叮咚寂寞,是月上梢头花落草间的孤静。

这50个路人甲有着超凡的敬业精神、精湛的表演技艺和对剧情及剧中人物性格发展妙到巅毫的把握。他们赤裸的上身有的平整、有的突勒,有的纹身,但都在表演时一刻不停地上下前后抖动伸屈,汗珠哗哗地从他们的脊粱滚进裤腰,每条肌肉每根手指都在表达丰富而强烈的情感。天朝的路人甲参加拍戏是为了生存,而他们却真正沉浸在生命的艺术之中。

克差舞是一种风格和情绪的表达。我在观看舞蹈的同时,还观看对面世界各国观众的脸孔,发现他们已经被舞蹈震惊得呆若木鸡。观众们都从舞者动作声腔的快慢、强弱和表情的变化,充分感受并审辨了善恶与美丑,这正如巴厘岛随处可见的特色寺庙,笔直的大门被一分为二,左右分别代表善和恶。

最终,猴王猴兵们经过殊死搏斗,擒住魔王并割下他的头颅,白袍猴将军激愤地用赤脚将一团一团椰丝缠成点火燃烧的火球踢下剧场边那暗黑的辽阔的大海。

在乌鲁哇图海岸断崖上每天都有这么一出国际水平的演出。舞台的下面是湛蓝的大洋,对面远处天边的夕阳正缓缓落下,满天绚烂的晚霞和我们一起,欣赏着人类这种伟大的艺术。

2015年9月14日